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课程计划

引言

    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是一所美术特色高中,基于发展目标和学生特点,建构有附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附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从前期工作来看,课程建设取得过阶段性成果,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和学校的发展,课程计划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本计划从课程的背景分析、目标设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与评价六个方面基本阐明我校课程的整体面貌、发展历程以及实施过程。

 

一、背景分析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的精神,根据上海城市发展需要和时代特点和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特色化发展的长期规划,制定本校《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旨在依托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以美育为特色发展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附中(原上海市信宏中学)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民办完全中学(2013年结束初中办学,2015年起高中由每个年级三个班逐步扩为四个班)。学校地处莘庄,占地面积18.8亩,校园环境优美、富有艺术气息,凸显美育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闵行区诚信民办非企业单位”、 “中国民办十佳美育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平安单位”,“闵行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上海市民办特色项目创建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尚美、笃行”校训,坚定“全面发展,美术见长”的育人目标,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教育理念先进、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自主办学之路。

闵教院附中校舍独用,环境优美,有专用教室10个,且大多数配有准备间和辅助用房,能满足常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学校电脑、多媒体及其它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达区内同级同类学校标准。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聘用教师38人,全部具有中学教师任职资格。45岁以下教师有22人,占全体教师的57.9%;中学高级教师17人,占教师数的41.5%;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专业业务能力突出:现有上海市名师基地主持人1名,市名师后备人选4名,区级骨干教师6名(含后备人选)。

学校始终贯彻“使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应学校”的教育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办学二十年来,我校已经为各大美术高等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以、师范教育和纯艺术等专业输送了近两千名美术专业学生。我校的美术特色教育在区内外声誉鹊起,品牌效应日益彰显,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并获得社会良好声誉。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进一步彰显高中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美术特色”为抓手,并通过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德育等各方面来实践、探索高中美术特色教育办学之路。随着实践的逐渐深入,学校越来越发现到,要提升学校美术特色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课程”是核心。为此,近年来,学校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要求和“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发展要求,围绕“美术核心课程”的建构、美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持续研究。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试图通过美术特色课程群建设,既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兴趣,也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三类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的融合之路越走越清晰,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尚待改进:

1、教师的课程观意识不足,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局限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习题集、自编教材中,把课程实施弱化于知识传授,与课程的目标有分岔。

2、三类课程整合不足,目前的三类课程是以学科教学为线索,相互割裂,希望在新一轮的课程实践中探索新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模式,充分挖掘基础型课程的育人资源,开发相配套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打破三类课程的分割状态,实现三类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相互融合沟通,形成体系,从而显现三类课程的无缝链接,充分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重结果的评定,对过程的监控和考量缺乏方法和策略,对结果缺乏详尽的、科学的、具发展性的分析和评估。

二、目标设定

  • 课程总目标: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民主与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高中阶段课程目标:

高中阶段课程要着重为学生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

(1)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初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善于汲取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

(2)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3)掌握适应时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有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选择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具有环境意识;具有基本的审美鉴赏能力。

(4)关爱生命,认识自我,具有健康的身心与个性。

(5)具有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

(三)以美育人特色课程目标:“全面发展,美术见长”

学校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鲜明美术特长的一代新人。

美术包含审美教育和美术知识技能学习两方面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理解、审美素养、艺术表现、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美术学习越来越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践行“全面发展 美术见长”是出于民办高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职业意识、人生规划的具体现实的思考。

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提升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行,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以美术学习为引领,增长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培养人文精神,开拓审美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藉由美术和文化学习的有机融合,锻炼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深挖艺术潜能,使学生建立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自信心,提升学习内驱力,走向成功。

(四)拓展型课程目标

尝试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的、浅显的现象和规律,初步具有个体的学习经历、经验和体验,萌发某方面的兴趣爱好或个性特长。

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选择意识,并能根据自身的爱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日程生活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创新的欲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热爱美和欣赏美的情趣。

(五)研究型课程目标

年级

项目主题

落实方法与技能

达标要求

高一

艺术欣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检索目录查阅文献,上网检索、摘录,做资料卡片,收集照片、图画、图表、文字、音像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

  1.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成果交流和答辩,反思和拓展。
  2. 学会欣赏美、认识美、创造美

高二

美术与科技人文

1、  选择课题,构思和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假设或猜想,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记录数据表格和处理数据方法,制作、组装、调试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解释实验结果。 2、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和考察,进行实验,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研究的结果。

1、人文类:撰写研究报告,进行交流和答辩,反思和拓展。

2、科技类: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或作品制作,进行交流和答辩,反思和拓展。

3、活动类:成果展示

 

 

高三

生涯体验

选择课题,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手 段,准备调查工具,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网上查询,收集资料,专家访谈,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调查结论。

  1. 撰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答辩,反思和拓展。
  2. 对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建立正确、科学的职业观,形成积极、向上、进取的职业态度。

 

三、课程结构

(一)学校总体课程框架

  • 以美育人德育课程体系

1、发现美系列

年级

项目及内容

时间

全校

“感恩的心”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

3月份

全校

“点燃智慧 传递爱心”好书捐赠活动

3月份

全校

“三·五”学雷锋爱心志愿者活动

3月份

全校

春季踢跳比赛

4月份

全校

“爱的传递” 爱心义卖

5月份

全校

美食节易拉宝设计

5月份

高一、二

“爱的传递”爱心助学活动——夏令营

7月份

 

创造美系列

年级

项目及内容

时间

全校

元宵节小报设计

2月份

高一、二

暑期优秀学生外出写生活动

7月份

高二

综合实践(写生)活动

9月份

全校

教师节贺卡DIY大赛

9月份

全校

“祖国颂”系列活动(经典诵读、书法比赛)

10月份

全校

感恩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12月份

 

表现美系列

年级

项目及内容

时间

全校

主题班会展示

3月份

高一高二

信宏杯美术竞赛

4月份

高一、高二

经典吟诵比赛

4月份

全校

秋季田径运动会

9月份

全校

重阳节

9-10月份

全校

冬季趣味体育比赛

11月份

全校

东方绿舟国防素质教育

11月份

全校

“艺术节”系列活动 (才艺达人秀、校园歌手大赛、英语原版电影配音等)

12月份

全校

班徽设计比赛

12月份

全校

元旦迎新联欢会

12月份

 

(三)美术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特色领域

(或模块)

科目名称和修习年级

艺术与人文

《艺术概览》(高一)  《艺术美的奥秘》(高一)(选)  

《美术评论》(高二)  《风景画与人文素养》(高二)  

《设计与创造》(高二) 《美术鉴赏》(高三)

素描

《素描综述》(高一)  《素描漫步》(高一)(选)  

《素描与理性思维》(高二)《素描专业基础》(高三)  

《素描的艺术》(高三)(选)《素描的形式美》(高三)

色彩

《色彩与情感表达》(高二) 《色彩漫步》(高二)(选)   《色彩专业基础》(高三)《色彩的艺术》(高三)(选)   

《色彩的形式美》(高三)

速写

《速写与生活》(高一) 《速写漫步》(高一)(选)     

《速写与人物动态》(高二)《速写专业基础》(高三)   

《速写的艺术》(高三) 《速写的形式美》(高三)

 

  • 课程设置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科目

高一

高二

高三

语    文

3

3

5

数    学

3

3

5

外    语

3

3

5

思想政治

2

3

1

物    理

2

2

 

化    学

2

2

 

生命科学

3

 

 

历    史

2

2

 

地    理

3

 

 

信息科技

2

 

 

劳    技

2

1

 

体育与健身

3

3

3

艺  术

1

1

1

周课时数

31

23

21

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

活动类

语数英物化各1节,活动类3节

语数英物化各1节美术3节,选修加试学科4节

语数外各1节,选修加试学科10节,美术4节

专题教育

班团队活动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进行

周课时数

8

9

18

 

研究型课程

1

1

集中进行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40分钟

 

周总课时量

39

39

39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科目

高一

高二

高三

语    文

3

3

5

数    学

3

3

5

外    语

3

3

5

思想政治

2

3

1

物    理

2

2

 

化    学

2

2

 

生命科学

3

 

 

历    史

2

2

 

地    理

3

 

 

信息科技

2

 

 

劳    技

2

1

 

体育与健身

3

3

3

艺  术

1

1

1

周课时数

31

23

21

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

活动类

语数英物化各1节,美术3节,活动类3节

语数英各1节,美术4节,选修加试学科4节

语数外各1节,选修加试学科10节

专题教育

班团队活动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进行

周课时数

8

9

18

 

研究型课程

1

1

集中进行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40分钟

 

周总课时量

39

39

39

           
 

 

  • 课程实施

(一)保障制度

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按规定课时开足、开齐三类课程,按规定的课时组织教学。做到不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变换或异化规定科目、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面积补课并要求教师不私自调课。并建立以下保障制度:

1、充分发挥机制保障作用

(1)校长领导机制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三类课程的统筹计划、机制建立与监管考核工作;教导处汇同教科室成立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工作组,负责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执行和评估等组织实施工作。

(2)评优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教师师德规范考核办法与奖励条例等系列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师德行为;改革完善教师评优、选拔及分配制度,促进教师团队共同发展与自主发展。

2、充分发挥教师的基石作用

(1)建设学习型团队

①继续深化学习“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和“新基础教育”的系列理论,提高全体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设计、实施、改善能力。

②加强教研组与学科建设,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核心工作,引导教中学、学中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具有反思力和创造力的教师群体。

(2)强化规范意识

①继续建立与完善、执行以教学五环节为核心内容的系列管理制度、听评课制度、月常规考核制度、学期教育教学成绩考核制度以及各类各级评优奖励制度和培训制度,强化新课程的管理与执行。

②教研组要结合各学科及各年级特点,建立与完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指导、考试等规范要求,及时给予指导,加强落实与检查。

(3)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①坚持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学习专家名师和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的典范、教学思想的精髓及其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历程,加强优秀教师经验推广、辐射与示范作用。

②重点扶持培养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骨干教师,予以特殊政策倾斜,设立学习考察、专家培训专项补助,举办系列示范课、经验交流会与讲座。

③不断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以导师制为主线,以汇报课、诊断课、邀请课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

④有计划、有专题开展专家和优秀教师讲座与交流,使青年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提升、教学方式得以改进、教学策略得以优化、教学艺术得以升华,加快专业化成长。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从学生行为现状与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形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施标准、内容与渠道及评价的序列化体系,形成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2)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本,在新课程建设中,尤其是拓展课与探究课中,充分调研学生意向,充分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健康个性发展需求。

(3)关注学生学习情感。重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情感因素与教学评价,通过定期的座谈会、问卷调查,大力宣传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大力建设学生所喜欢的课程,营造良好情感氛围与育人环境。

(二)基础课课程实施

坚定“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学生发展目标,历经探索,学校在基础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的美术教育特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校本化实施基础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再度开发,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作业练习针对差异实施分层,开发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及校本练习。

(三)拓展型课程实施

根据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建立拓展型课程的选科指导制度,通过宣讲,使学生从起始年级开始就对学校整个学段拓展型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学习方式、修习时间、评价要求,以及教师状况、学校的课程资源等有整体的了解,以便于学生设计整个学习阶段的选学计划。

拓展型课程的修习方式采用限定性选修,由学生按兴趣选科与在导师指导下选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课。根据我校的特色发展,艺术类课程按年级走班,小班化授课。没有选课平台,选课方式以协商为主。

(四)研究型课程实施

研究型课程采用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的方式,初步学会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课题,拟定研究方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推理,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1、 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建立校本课题研究序列

依据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特长,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注重选择有利于落实“两纲”要求的相关教育内容,及综合性内容,密切与学生个人、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校的研究型课程实施步骤:

年级

内容

实施步骤

备注

高一上学期

美术类研究型课题

1、通过讲座、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通识教育,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

2、教师给出课题并进行介绍;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4、中期汇报和结题;

5、评价

每位学生在此期间经历1个课题研究

高一下学期

高二上学期

非美术类课题

1、本年级组所有教师上报课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3、中期汇报和结题;

4、评价。

每位学生在此期间经历1至2个课题研究

高二下学期

美术特色研究型课程

5、本年级组所有教师上报文化与美术相融合课题;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7、中期汇报和结题;评价。

每位学生在此期间经历1个课题研究

 

2、对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
    教师在进行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按照本校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并对每个主题单元或课题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提出教学目标、活动的内容与活动进程安排、评价标准和学习资源等。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断生成的新目标、新问题、新内容,及时修改、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还要特别注意挖掘“两纲”教育的因素。

   3、促进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为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指导水平,加强研究型课程指导的校本研修,主要方式有:(1)  专家讲座。聘请课程、课题方面的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聘请学科类专家对各类拓展型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校内交流。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研究现状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参观学习。积极鼓励、组织教师赴外校学习。(4)阅读体会。购置图书,鼓励教师认真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5)  组内互助。以备课组为单位,同学科教师之间多交流、研讨。

4、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指导
    教师在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1) 进入问题情境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型课程有价值的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放映录像、开展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方式,创设问题研究的情境,形成探索、质疑、讨论和合作交流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 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现问题,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可能的问题,形成课题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制订初步的研究计划。
   (3) 探究和实践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合作、亲身实践和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研究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在研究过程中适当提供学习资源,启发研究思路,鼓励大胆创新,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学生写好研究记录,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总结研究成果,写好研究报告。
    学校和教师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进入研究型课程学习提供一定的实施条件。在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活动、人际交往,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4)表达和交流
    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如图表、照片、模型、实物、录音、录像、网页、诗歌、节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论文等,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班报、刊物、展览会、演讲会、答辩会、研讨会、节目表演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和研讨,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成果。
六、课程管理评价

(一)基础型课程的管理评价

1、随堂课的监控。教导处每学期完成16节的随堂听课,教研组内人人开设一节组内公开课,第一学期组织优质课评比活动,第二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并且课后必有研讨,教和研有机结合,促进课堂质量不断提升。面向学生每学期开展调查问卷,了解教师的授课和作业状况,针对有问题的教师进行调研和反馈,促进教师成长。

2、严格的学业质量分析研究制度。合理规范组织考试,考试结束后进行以个人、教研组、年级组和学校为单位的质量分析并交流,质量分析侧重于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策略及学法指导。

3、教师学业质量考评制度、合格考、高考奖励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拓展型课程的管理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与激励

(1)拓展型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四个等级记录。

(3)学生成果课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2、对教师的评价与激励

拓展型课程开设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需,是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专长所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导处提供项目,由教导处汇总成项目库,每学期初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拓展型课程由教导处统一负责管理和实施;教导处每学期将抽查和定期检查教师拓展型课程的教案,平时将加强巡视和组织听课评课。对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将汇总上报校长室,作为对教师业务考评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教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对拓展型课程教材的研究,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的需要,积极编制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包括普通学科教材与微型课程教材、实验与实践设计教材、范例与原始材料、自学研究教材、菜单式自学方向指导教材、模块化结构教材、主题式教材等等。可以是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或音像教材等。可以是成套的系列教材,也可以是活页、单元组合式教材,还可以是学习包的形式等等。对教师的评价与激励采用教师自查、校评和学生评价三种方式进行。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应对拓展型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计入业务档案。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引导教师学会自我评价,淡化教师之间的相互比较。

(3)学生评价

在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附:  闵教院附中拓展型课程教师自查表:

授课教师:             年级:              科目: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勾选√)

修习的学生数

教案数

学生成果

教学质量自评

(勾选√)

 

自编教学内容

修习的学生数

使用既有教材

 

合格

不合格

 

 

 

 

 

 

 

 

 

 

 

 

 

 

 

 

3、对项目的评价与激励

从课程目标、课题内容、实施方式、成果展示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从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目标定位准确,叙述恰当;课题的实践意义,与学生兴趣爱好、需求,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的状况相符程度,与我校特色结合紧密程度;活动的内容与活动进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提供评价标准和学习资源;课程目标的完成度,成果表述的完整度,展现方式的适切度,学生在演讲、交谈、答辩中的表现等进行评价。

 

(三)研究型课程的管理评价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重视评价的改进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既有学习态度、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又有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研究成果。常用的评价方式有:成长记录袋、观察与谈话、协商与研讨、展示交流与答辩等。在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还要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收获和失败的教训,写好研究的感想和体会。学校要对照《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关要求,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实施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在有些情况下,学生有兴趣对现有的课题继续深入研究,这时教师要给学生以拓展和延伸方向的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由分数评定和表述性评价两个模块构成:分数评定由指导教师及组内成员对实践过程做出的定量性评价,旨在对学生在做课题过程中的表现作评定;表述性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教师评语的方式呈现,教师从实施过程、方法、表现、结果等方面给出评语,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旨在鼓励学生经历做课题的过程和方法。(分数评定细则见下表)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权重

评价项目

学习态度

组内互评

15%

在研究型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包括参加的时间、次数,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能否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是否积极动手动脑、查找相关资料,不怕困难和挫折,积极参加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等。

指导教师

15%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组内互评

15%

主动求知、善于发现的钻研精神,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敢于否定的批判精神,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敢于提出新颖想法的创新精神,用科学和技术造福于人类的价值观,尊重知识产权、不弄虚作假的科学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指导教师

15%

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组内互评

10%

在研究过程中,能否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相互容纳、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参与班级和小组的研究,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主动帮助别人或寻求别人的帮助,乐于与别人一起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能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指导教师

10%

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

组内互评

10%

主要关注在研究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选题和确定研究方向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指导教师

10%

 

注:①每个项目以满分10分计。

    ②以学生评价的总分*60%+项目评价的总分*40%计每位学生的研究型课程得分,由高到低,按学生数的20%评优,40%评良,30%评中,10%评合格。

2、 对教师的评价与激励

分自查和检查两部分,侧重于教师在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指导的表现作评价和激励,具体评价的项目有:课程目标、课题目标、过程性指导资料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学生成果的评价等。

自查表: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勾选√)

修习的学生数

教案数

学生成果

教学质量自评

(勾选√)

 

自编教学内容

修习的学生数

使用既有教材

 

合格

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