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自觉

——闵行区诸翟学校 “使觉”课程方案

学校情况分析

诸翟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诸翟学校的前身“私立使觉小学堂”正式创办,1999年诸翟中学和诸翟中心小学两校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创建上海市“强校工程实验校”的项目引领下,我们确立了创建“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加强学校办学活力和变革任务,发挥新优质学校集群领衔校的优质资源,促进国际教育生态区均衡发展。无论是在“使觉”文化的引领方面,还是在与“使觉”文化相整合的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领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成长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师生的能动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教师层面:学校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工作责任心强,而且谦虚好学、乐于奉献、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积极向上,原意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初步形成了一支团结合作、心态开放、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一批“种子教师”也应运而生。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开放意识、师生的互动、生成资源的捕捉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不令人满意,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提高。骨干教师基础不够大,教育教学中比较有“亮点”的教师还不多,各学科尚缺少具有引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学生层面我校参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状况良好,体重指数、负面情绪比例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日常学习生活方面主课程的学习较为轻松,但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在学生“品行修养”、“学习求知”、“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校内自查。“品行修养”方面: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占学校60%以上比例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子女缺乏科学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较大;“学习求知”方面: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家庭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学习上长期存在着畏难情绪;“个性发展”方面:学生乐于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但是个性技能的发展层次不齐,种类局限,未形成系统性。

学校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使觉精神和使命感的当代学生”的育人目标,开展“校园空间育人提升计划”,塑造自觉修身、自觉求知、自觉实践,具有“使觉”文化印记的学生。

我们所指的“使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敏锐力和信息力,可以敏锐地感知世界、获取信息、觉察关系和变化,此“觉”为觉察、觉知之意;二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洞察力和思考力,具有理性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此“觉”为觉疑、觉思之意;三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可以拥有个性化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可以拥有济人济世的胸怀和敢为人先的信仰,此“觉”为觉悟、觉醒之意。

(二)课程建设目标

用“大课程观”引领强校工程。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做实基础型课程,做强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做亮特色课程,完善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特点,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

(三)教师发展目标

以“自觉觉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开展“教师课程力提升计划”,将课程的实施、开发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整合起来,提升教师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教师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能力。

学校课程结构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培养具有使觉精神和使命感的当代学生”的育人目标,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特点,在学校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重组,构建如下图所示的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分为觉智课程、觉创课程、觉雅课程、觉践课程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中包括规定的国家必修课程、由学校确定的校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知识拓展类、科技创新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四大类。   

说明:

为了将学校使觉办学理念更深入进我们的课程,让使觉文化在课程中更好的加以诠释,我们提炼出了课程的核心理念:具有一种使命(社会责任感);培育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三种能力(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觉智课程:觉智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着重于学生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能较好地掌握立足于“有问题、敢质疑、会探究、能生成”的课本知识,主要包括知识拓展类课程。必修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选修课程包括思赏行深度阅读课程、纷分英语、思维拓展、快乐七巧板、英语原版片欣赏、英语报刊阅读等。

觉创课程:觉创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类课程。必修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劳技、探究等。选修课程如地理中国、校园常见植物、小木工、车模、航模、STEM创新实验、趣味物理等。

觉雅课程:觉雅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品行素养,着重于对学生端正的品格、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的形成。主要包括艺术、健身、兴趣类课程。必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游泳、网球等。选修课程包括合唱、舞蹈、打击乐、动漫设计、堆绣、古筝、击剑、网球等。

觉践课程:觉践课程以德育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自觉觉人的成长理念。必修课程如礼仪课、乡土课程、社会实践、校园四大节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选修课程包括领袖素养课程、志愿者服务、红十字会、健康成长工作站、心理课程等。

以上课程只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作了一些基本分类,但“智、创、雅、践”四维目标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独立体,这四维目标中有交叉,有融合。因此,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统筹兼顾、交相融合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力求尽善尽美。

课程实施策略

必修课程实施策略:

1.重组国家必修课程

学校根据上海市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制订学校课时计划,严格按照课时要求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劳技等的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同时,依据学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两大课程培养目标,将网球课、游泳课、《诸翟 我的家乡》乡土课程、《堆绣》课程和《STEM创新实验》课程融入课表,重组体育活动课、音乐课、美术课和探究课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科特色建设。

2.探究有效的必修课教学模式

在学校“使觉”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整合课改要求,结合校本实际,着力研究诸翟学校“使觉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学科课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和策略的改进,关注课堂实效,创建有“使觉”特色(“有问题”、“敢质疑”、“会探究”、“能生成”)的课堂。

选修课程实施策略:

1.多元灵活地实施选修课程教学

选修课程开设,应注重自主申报与校级定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教育内容,由学校牵头组织课程开发;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选择、引进课程;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评估,对符合学校教育目标的课程支持教师开发;结合“国际化教育生态区”社会资源,发挥个别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专业优势辅助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学习方式

探索适合选修课程的课程学习方式,从学生层面探索运用研讨式、辩论式、自主探究式、网络在线学习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索实施“基于主题学习的协作探究”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管理与评价

为了更加规范、有效地实施学校使觉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的评价功能,学校根据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一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诸翟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订选修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以保障学校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

1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规范化。学科组和开课老师都要按程序首先申报课程,填写好申报表。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课程实施。上课时每节课教学都要有教案,配合有其它形式的课程资源(例如,PPT,视频资源,实验资源等),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实施过程接受学校选修课程过程性评价考核。

2加强学生选课的指导。学生在选课时期,相关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选课,做到兴趣和潜能的合理匹配,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校课程质量,促进学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效果提高,学校在原有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学质量高、教学效益好的必修、选修课程给予相应的奖励。学生方面,由“使觉站站通电子交互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评价。通过十个站点公开透明的考核,学生将获得一定数量的使觉币,采用“银行储值”—“一卡流通”—“定期结算”的形式,形成使觉直通车的“站点”交互。这一评价系统将是我校“学生发展成长体系”中的“觉”字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学生们乘上“使觉直通车”,手持“站站通”成长卡,进入各“站点”,实践体验学习技能、学会做人,收获成功与喜悦。

 

 

上海市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    文

9

9

6

6

6

(1)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

(2)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3)虹口区和杨浦区继续进行科学与技术课程的试验,替代自然与劳动技术课程。科学与技术课程一至五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2,2,2,3,3。

数    学

3

4

4

5

5

外    语

2

2

4

5

5

自    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    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6

27

28

28

28

兴趣活动

(含体育活动)

5

4

4

4

4

鼓励开设短周期兴趣活动,供学生选择;部分兴趣活动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

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快乐活动日”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学校每周安排1个半天(按4课时计)实施“快乐活动日”,每学年安排30次,课时总量为120课时。可全校统一安排,也可分年段、分年级、分主题设计安排。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至2周

每学年2周

学生必修;时间可

分散安排。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单独设置,学生必修;课时也可集中使用。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3

33

34

34

34

每课时按35分钟计。

 

 

上海市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说明

一、各小学要根据课程目标,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18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上海市小学课程计划。

二、小学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

三、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学校安排学生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

四、小学各年级每天安排15至20分钟的晨会或午会,每周在晨会或午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形势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时事教育活动。

五、小学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为35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活动时间可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因活动场地有限等原因安排有困难的,可将一次活动时间安排在课后,活动形式和时间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灵活安排。

六、小学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小学探究型课程建议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

七、小学每周集中安排一个半天(建议安排在下午)用于实施“快乐活动日”。学校可根据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教育要求,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具体包括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限定拓展活动以及自主拓展探究、兴趣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做好时间安排;可全校集中统一安排活动,也可分年段、分年级、分主题进行安排。“快乐活动日”的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八、小学一年级入学初4周不安排“快乐活动日”,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落实16-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九、各年级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学生阅读活动,可安排在拓展型课程课时内,也可安排在晨会或午会时间进行。

十、各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要求,开展各类专题教育,确保相应的课时。各校四年级或五年级每班每两周有1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执教。班主任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

专题教育作为拓展型课程,一般安排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内进行,部分专题教育的内容也可安排在晨会或午会时间进行。

十一、各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做好统筹安排,保证每周各有一次科技活动和艺术活动,可作为“快乐活动日”的内容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

上海市初中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    文

4

4

4

4

(1)在保证社会课程总课时数为68的前提下,可调整八、九年级的社会课程设置。

(2)在保证劳动技术课程总课时数为170的前提下,可调整六至九年级的劳动技术课程设置。

(3)在保证信息科技课程总课时数为68的前提下,可调整六、七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设置。

(4)在调整部分学科的课程设置时,基础型课程的周课时数要控制在27以内,以保证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开设。

数    学

4

4

4

5

外    语

4

4

4

4

道德与法治/

思想品德

1/

/1

/2

/2

科    学

2

3

   

物    理

   

2

2

化    学

     

2

生命科学

   

2

1

地    理

2

2

   

历    史

 

3

2

 

社    会

     

2

音    乐

1

1

   

美    术

1

1

   

艺    术

   

2

2

体育与健身

3

3

3

3

劳动技术

2

1

2

 

信息科技

2

     

周课时数

26

27

27

27

学科类、活动类

(含体育活动)

5

4

4

4

六至八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各年级学科类、活动类科目每周至多不超过1课时,鼓励开设短周期的学科类、活动类科目,供学生选择。部分活动类科目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

学生必修;时间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探究型课程

2

2

2

2

单独设置,学生必修;课时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使用。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40分钟

 

周课时总量

34

34

34

34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上海市初中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说明

一、各初中学校要根据课程目标,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18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上海市初中课程计划。

二、初中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六至八年级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九年级授课时间为30周,结束新课的时间不得早于4月底。

三、初中各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40分钟计。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安排学生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

四、初中各年级每天安排15至20分钟的晨会或午会,每周在晨会或午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教育;每月在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内安排1节课,进行重大时事宣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形势报告会。

五、初中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为40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时间为40分钟的体育活动,可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因活动场地有限等原因安排有困难的,可将一次活动时间安排在课后,活动形式和时间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灵活安排。

六、初中各年级的探究型课程、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初中探究型课程建议以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形式进行。

七、初中各年级拓展型课程中的“学科类”“活动类”科目为自主拓展,科目的开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要尽量兼顾各学习领域。六至八年级在“学科类”自主拓展科目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写字课。

八、各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的要求,开设好各类专题教育,确保相应的课时。各校至少有一个年级每班每两周有1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执教。班主任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

专题教育作为拓展型课程,一般安排在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内进行,部分专题教育的内容也可安排在晨会或午会时间进行。

九、各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做好统筹安排,每周各安排一次科技活动和艺术活动。

 

备注说明

(1)一、二年级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为了照顾大多数家长的意愿,统一放学时间,故一、二年级增加1课时进行自主学习。三~九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为34节。小学每节课的时间按照35分钟计(多余5分钟可进行学科活动),初中每节课的时间按照40分钟计。

(2) 学校成立“快乐活动日”工作小组,由校长牵头,由教导处和德育办落实各项工作,建立、建全活动日的相关管理制度;由教导处统筹安排,组织管理 “半天快乐活动日”,由德育办负责社团课的管理,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资料积累;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巡视和监督,确保活动正常、安全、有效的开展。

(3)一年级入学初4周,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安排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学校组织成立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领衔,由教导处主要负责,由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及各科任教老师具体落实各项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一个月后进行梳理和总结。

(4)各年级每天安排20分钟的午会,时间安排在中午12:30~12:50, 每周安排如下:周一大扫除,周二读书读报,周三健康讲座,周四红领巾广播,周五行规教育或十分钟队会。健康教育:学校安排每月一次专题教育,其余三周由年级组根据学生年龄段不同,安排专题教育。十分钟队会:低年级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学生益智活动;中高年级由学生自主策划开展队活动,班主任起指导作用。行规教育:每周进行主题教育,内容有绿色小天使、绿色小卫士、法制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等等。红领巾广播:由学校大队部负责,具体由共青团、少先队共同参与广播。

(5)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3年级实行“四课、两操、两活动”,即每个年级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和2节体育活动课,4-9年级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每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和2节体育活动课,为了确保体育活动的质量,学校对每一年级安排了一位体育老师组织设计活动,同时每一个班级配一位老师协助体育老师。每天上午安排中、小学广播操、眼保健操(上午、下午各1遍)、室内操,每天在中午12:00~12:30以及放学后至下午5时前,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放篮球场、操场、舞蹈房、图书馆等场地供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6)三类课程及专题教育都安排在规定的课表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分散安排。    

(7)学校必修课程进课表安排内容如下:

二年级:网球(体育活动课)

三年级:游泳(体育活动课)

四年级:堆绣(美术课)

三、六年级:STEM创新实验课程(拓展课、探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