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背景介绍

(一)学校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创建于2012年,是由闵行区人民政府、紫竹科学园区、华东师范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由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坐落于华东师大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是华东师大和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级,900余名学生,100余名专职教师。

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校长由华东师大二附中李志聪校长兼任。学校在华东师大二附中统一领导下,与同在紫竹基础教育园区的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华东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紫竹校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7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50号)等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严格遵循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做强基础与提高型课程、做实拓展与实践型课程、做精探究与创新型课程,初步形成“卓越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程选择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步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优势与经验

学校自创建以来,各年级学生在参加历次闵行区学业质量监控考试中,均稳居公办学校前列。学校科技、艺术和体育教育特色也已初步显现。截止2018年6月,在2017学年全校共有280多人次获得学科、艺体、科创等各类竞赛的国家级或市级奖励。学校还获得全国学校武术联盟学校,全国首届篮球联盟学校、“一拳一校”项目学校、市篮球联盟学校、上海市体育专项化试点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科技特色校、区体育传统校等称号。

1、管理体制优势

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校长由华东师大二附中李志聪校长兼任。学校在华东师大二附中统一领导下,与同在紫竹基础教育园区的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华东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紫竹校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2017学年开始,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是初高中融合,在融合的背景下,高中优质资源可以辐射到初中阶段,比如:设施方面,初高中共享创新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师资方面,高中金牌教练、特级教师、竞赛辅导老师给初中资优生上课;课程建设方面,部分社团初高中融通等等。同时利用华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紫竹校区)的外教资源,深入构建国际课程。

2、师资队伍优势

截止到2018年8月,学校目前专职教师93人,平均年龄35岁,100%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者占据54%,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朝气蓬勃,富有干劲和专研精神,课改理念新,适应性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大,后备力量强。对学校认同度高,师生关系融洽,学校工作推进相对容易。

3、地理优势

学校坐落于华东师大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校园环境优美,占地两百多亩,人均绿化面积达百分之三十。学校毗邻紫竹高新科技园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借助高校及高科技园区的资源,学校积极为拓展课、紫竹讲坛、社团等实践活动创建活动基地,争取课程的专业支持。

学校毗邻闵行区教育进修学院,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改进方面,都得到了区相关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

4、家长资源优势

学校有一批高学历的学生家长,比如大学教授、高新科技园区高管等。为丰富学校教育元素,我们邀请一些在某领域颇有建树的学生家长来我校参与实践活动。2012年建校至今,学生家长走进我们的拓展与实践以及创新课程的课堂,给学生开设机器人课、信息竞赛课,环境科学课程;还有更多的学生家长走进我们的“紫竹讲坛”。这些有能力有热情的家长们的参与,丰富了我们的课程体系。

  • 卓越课程体系

(一)体系简介

学校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学生需要在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中学会独立思考,在学校教育中学会追求卓越,努力钻研,勇于质疑,有效合作,以清晰的逻辑表达思想,并能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因此华二初中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性格和兴趣,并相信这种差异会让学校更加多元并充满活力,可以让每一名学生从中获益。同时学生的成功依赖于他们正直的人品、不屈的毅力、临危不乱的自若以及对开创事业的信心和抱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始终坚持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基于此,学校传承了华东师大二附中“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将“卓越教育”向初中学段延伸。营造“和谐卓越,主动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团队协作、不断超越的精神品质。为实现学校“大力提升学生素养,发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精英,为国家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在中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的目标,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公平地获得优质教育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上升通道,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信任、尊重和快乐发展”的“三让”办学理念,规范课程设置,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实施,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卓越课程体系”,努力成为一批高质量、受欢迎、在全区乃至全市有重要影响的品牌特色课程。

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学生实际学习力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以完善学生思维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的拓展与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与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综合探究的能力。同时,在三个板块中全面贯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三类课程构成了学校的“卓越课程”体系。

(二)基础与提高型课程

 华二附中严格执行上海市“二期课改”基本要求,以闵行区“三年教学改进”为契机,以“高效课堂”为抓手,以教研组研建设推进课程建设,结合国家、上海市学科教学大纲,扎实推进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尊重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资源,更新课程内容,创建分层化、校本化、系统化、信息化的课程体系,提出了适合本校四年教学的大纲设想,并整合各类教材、教法,以学科教研为单位,精研教材,开发符合校情学情,具有华二初中特色的校本资源。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形成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兼顾基础、拓展和提高的优化模式,使得基础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目前,各学科教研组都制定了本学科的课程标准,部分学科编订了校本课后作业。这标志着华二初中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学生培养方面,采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培养学生不同学力、不同侧重点的模式。预初年级重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理记笔记、独立有效完成作业等;初一年级要求学会自主复习巩固、举一反三,梳理知识等;初二年级注重培养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初三年级侧重综合能力培养,如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发展目标等。

在夯实课堂教学基础的同时,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增设了一系列尊重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潜能并能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详见下表:

表1:提高课程一览表

 

成功型课程

提高型课程

兴趣型课程

面向群体

面向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面向学习优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

面向有个人爱好的学生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的原则下,在与正常教学进度相同的前提下,以学生学有所成为目标,通过必要的反复,适当强化、落实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水平,重振学习信心,培养学习习惯,从模仿到独立,夯实学习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从而获得成功。

重在让学生“学有所长”,开设各类促进思维发展与能力提高的课程,如数学思维训练、语文古诗文欣赏、英语新视野等。采用循序渐进的自主作业,加大自主学习的比重,提升学生发展潜能的空间。

 

在完成课改要求、落实基础教学内容的同时,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品味文化内涵、感受理性火花、追寻科学足迹、探索未知领域。

 

 

 

数学思维训练课、语文古诗文欣赏课、英语新视野课等。

语文阅读课、英语视听课、生物实验课、信息技术课等

以兴趣课程为例:

语文阅读课: 在预初和初一年级开设语文阅读课。品读、鉴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课程分为:

前期的选择阅读作品(以班级或以年级为单位共同阅读一本书籍)和确定阅读目标(完成时间、达成的效果),中期的阅读探讨和撰写读书笔记,后期的阅读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示等。

通过课程实施,旨在激发学生探求内容的强烈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多读多思多记,诱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培养阅读的好习惯,鼓励合作、交流、互助的学习方式。

英语视听课:在预初和初一年级开设英语视听课。通过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提升听力和口语表达水平,养成英语思考、反馈和表达的习惯。因此,课程内容分为听和说两部分:

听,包括听录音、听英语歌曲、看原版英语片、听其他同学说,等等;说,包括复述所听内容、演唱英文歌曲、配音原版影片、参与英语演讲和英语话剧等等。

在课程后期,以举行英语歌曲表演赛、英语演讲赛、英语剧展演等方式,选出优秀同学剧目参加汇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拓展学习的热情。

生物实验课:在初二到初三年级开设生物实验课,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流程分为:

教师课前课题、实验材料准备、课程目标及具体操作步骤说明、课中指导、独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展示实验结果,及课后总结过程。

该课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新实践能力,在原有的基础课程上提升高度,达到了课程实施的真正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为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推动学校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的进程,我校依据《闵行区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学校“高效课堂”的“四化”内涵,不断改进电子书包教学模式。

(1)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辅以电子书包和ipad授课以提升课堂效率,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师生互动。两年内,我校共有15位教师参与电子书包的教学实践研究,先后开设了语文、数学等区级层面电子书包研讨课程,得到兄弟学校、区领导的好评。

(2)注重信息技术对教学时空的拓展

为满足学情的差异性,电子书包将课堂进行了时间、空间上的延伸,学生不仅可在课堂上学习,还可利用电子书包在家中进行预习、复习和巩固提高。

(3)注重信息技术对学生能力的拓展

多元化资源,电子书包直观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个性化创作,科技节活动中学生使用ipad的iband app进行编曲,利用ipad进行定格动画的制作。游戏化编程,电子书包中游戏化、模块化的编程语言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华二初中在迁移实践华师大二附中的有效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更富生命力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教学。

  • 拓展与实践型课程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对拓展型课程的要求,学校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拓展课程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对限定拓展课程的规定,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表2:限定拓展课程课时安排表

课程        周课时  年级

科目           

说明

限定拓展课程

学科类、活动类

(含体育活动)

5

5

4

4

学校开展的其它活动有:

1.每学年“四节”:科技节、社团节、读书节、体育节,时间跨度1周-1月不等。

2.开展科技夏令营和冬令营,每学期一次,每次2天。

3.晨会或午会每天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约40分钟。

4.每天运动一小时详见下表。

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

周课时总数

6

6

5

5

 

 

 

 

 

表3:每日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安排表

序号

时间段

事项

所需时间

1

9:55-10:30

广播操+武术操

35分钟

2

13:55-14:00

室内操(校本化)(华二礼仪操)

5分钟

3

每天一节体育

体育课或体锻课

40分钟

4

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共计

80分钟

备注:除此之外,住宿班学生安排晨跑(自愿):6:20-7:00;课外活动16:30-17:30

 

学校全面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传承华东师大二附中,面对全体学生提出“N个百分百”的育人模式,华二附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掌握获得自身生命幸福的素养和能力,达到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因而将限定拓展型课程划分为 “德育课程”、“N个百分百”两大类别。

 

N个百分百

结构图1:现实拓展课程结构图

限定拓展课程

德育课程

活动开展

社会实践

两纲教育

午间课程

体验课程

墙体课程

民族精神教育

生命教育

学科

语文阅读课、读书节

英语视角课、英语角、英语演讲

生物实验课

紫竹讲坛

游泳、英伦足球

午间音乐会

人人小课题、两营一节

社团

国际理解

健康与幸福

电子书包

讲座

特色

区域

 

(1)德育课程设置

①活动开展——拓宽卓越之路

午间课程:班主任利用互联网的TED英文演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等。课程实施的时间是每周二中午的午会课。课程实施的年级是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学生在课中和课后完成任务单,由班主任负责评价和课后辅导。

体验课程:体验课程包括军政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明德班课程等。这些课程中军政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为德育必修课,学生需要在初中阶段修满相应的学时,拿到课程结业证书才可以获得学分,而明德班课程则属于限定必修课,专门为违纪多次或严重违纪造成“品行护照”一学期内扣分满12分的学生设计,帮助他们学习校纪校规,强化规则意识和服务他人的意识。

墙体课程:墙体课程是指利用学校教学楼走廊、实验楼、体育馆的墙面,制作小宣传板,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这类课程共有“棋艺”、“科技”“科学”三门选修课和“校园文化与校园安全常识”一门必修课。

“棋艺”、“科技”“科学”三门选修课学生们可以利用课间、午休等时间自主学习宣传板上的资料,自愿到学生发展部尝试参加测试,若测试通过则可以获得选修课学分1分和紫竹发展银行“至能券”积分2分。

“校园文化与校园安全常识”这门必修课则是在新生入校后一个月,统一由学生发展部组织进行一次测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学分1分和紫竹发展银行“至能券”积分2分。

②社会实践——拓宽育人渠道

社会实践:自建校以来,我们与闵行武警消防支队、紫竹科技园的可口可乐公司、英特尔公司、中广核、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共建关系。在军政训练课程、学生小课题研究、校外社会实践等方面,都获得了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进一步挖掘身边合适的教育资源,增强校际交流,建设更加完备的校外育人共同体。

学校将体育与科技作为学校特色。我校学生社团中,科技类社团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我校借助华东师大、上海交大以及紫竹高科技园区的资源,积极为科技类社团活动创建活动基地,争取科技活动专业支持。例如,我校科学实验楼的科技实验走廊,就得益于紫竹高科技园区的支持。位于紫竹高科技园区的英特尔公司、中广核集团,以及华东师大物理基础实验室、化学试验室,生物标本陈列馆等都是我校科技类社团的活动基地。

③两纲教育——引领卓越方向

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我们挑选了“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五大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组织丰富的活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做花灯、祭英烈、包粽子、做月饼、敬老人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领学生,通过对传统习俗的再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重情”、“爱国”、“求真”、“互助”、“勤劳”、“敬老”的优良道德传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亲人师长送上节日祝福;“感恩节”义卖,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领导力,为遥远的贵州省册亨县秧坝镇民族中心小学募捐,善款最终购置了80套崭新的桌椅,解决他们常年缺少课桌椅的问题。

我校将进一步研究、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生命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是我校学生发展的基本宗旨,这与我校的校风“和谐卓越,主动发展”是契合的。在学校里从日常校园生活到班级管理,再到班队会活动和学校活动,都可以看到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人,参与策划、筹备、组织和管理。除常规的大队部和团委等学生干部组织外,从学校到年级组再到班级都有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学发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值周制度来评价各班级常规管理,促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同时学校大队部也会有同学负责监督管理值周班级的工作,这样的“兵教兵”的形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年级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年级组学生会、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等组织也相继成立,在生活方面,学生们承担了食堂就餐管理、晨检报告、晚间寝室巡视等重要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受聘担任学生管理岗位,为维持学校秩序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志愿者自发活跃在校园大型活动上,学生礼仪队和国旗队在校园节日中各领风骚,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近三十个学生社团精彩无限,有模有样的小老师们在拓展课堂上向其他同学传授新知。高年级的学长们承担了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工作,通过这样的“学导”制度,将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一届一届传递下去。

(2)N个百分百课程设置

①课内延伸、能力提高

语文阅读课、英语视听课和生物实验课详情见第6页。

此外,华二附中还举办多类课内延伸活动,完善卓越课程体系。

读书节:每年3-4月份组织“读书月”活动,开展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

好书推荐:让智慧得到启发,让视野更加广阔

感想分享: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生活丰富多彩

图书漂流:让知识传递下去,让心灵得以沉静

小报评选:让身心得以滋养,让书香常伴你我

英语角:为了进一步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给同学们提供更多锻炼口语的机会,课教部特别邀请了国际部的资深外教Terry老师来担任活动的主持人,利用周三午会课时间精心的策划了一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来“玩转英语”。

②讲座——专家云集

紫竹讲坛:为开拓学生视野,跟进科学发展前沿,学校定期开展紫竹讲坛,将校外优秀教师、专家请到校园中进行互动式教学。报告者中有很多学者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卓有建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热点研究,传授科技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参加相关学会的学术交流、专题报告会,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

③科、艺、体——特色发展

两营一节:“两营一节”指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及科技节活动。在夏季、冬季,学校组织以科技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每次活动持续一周时间,活动中设置了系统的科技课题进行相关讲座以及丰富多样的科技类趣味活动。每年4月份,学校将组织为期一周的科技节活动,科技节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讲座、科学探究趣味实验、动手实践比赛等活动。

人人小课题:人人小课题研究是对学校“N个百分百”卓越教育的有效落实。学校设置固定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创新项目,每个同学通过“资料查找”确定课题研究方向,通过“开题报告”理清课题研究思路,通过“科学实验”确定研究方案。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将被撰写成研究论文或做出实物,或申请相关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并参加相关科技发明竞赛。人人小课题研究可帮助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研究方法,开拓科学视野,多观察、多思考,产生问题意识。

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涵盖多个学科、各具特色的社团,如漫研社、律动社、街舞社、话剧社、摄影社、微电影社、篮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自然社、M米格社、文学社、模联社、心理社、民乐社、VC社、STILL社、生化社、辩论社、智竞社、学生电视台、创客3D等。各社团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始制定社团活动规划,每学期期末组织考评,并于社团节时进行集中展示、评比,争创星级社团。

游泳、英伦足球:在预备年级将体育课进行2节连排,为预备新生开设游泳课、英伦足球课。

④闵行区教育局国际课程本土化、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

健康与幸福:系列课程融合了心理、思品、美术、体育、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生动有趣又富含生活小智慧,学科融合,注重实用。从心理和情绪、家庭和社交健康、成长和营养、个人健康和安全等主题着手,帮助同学们解决生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生的课程。

国际理解:WAP课程是为了培养国际交流大使,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全球使者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勇气等优秀品质。课内课外,学生通过不同的文化故事、游戏、歌曲以及各种活动了解身边的大千世界,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美德,并意识到正是这些品德将整个地球连成一个家园。

信息技术课程:为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推动学校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的进程,我校依据《闵行区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学校“高效课堂”的“四化”内涵,不断改进电子书包教学模式。

2、自主拓展课程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对自主拓展课程的规定,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六、七、八年级每周2课时。

紧扣学校培育“有道德,身心健;会学习,善协作;能审美,会创新;有社会责任感的快乐青少年”的学生培养目标,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六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学习方式以及能力培养,将“拓展与实践”课程中的自主拓展型课程整合为“人文底蕴”、“思维逻辑”、“沟通表达”、“国际视野”、“身心健康”、“智能创新”六大学习领域。

结构图2:自主拓展课程结构图

自主拓展课程

人文底蕴

沟通表达

国际视野

思维逻辑

智能创新

身心健康

通过人文积淀 提升人文情怀

提升审美情趣 发挥无限创意

提升数学素养 锻炼思维逻辑

阅读系列、历史系列、

地理文化

艺术赏析、艺术创作、

传统艺术、艺术与技术结合

培养科学精神 乐学善学

数学素养、数学文化、

数学思维、数学运用

科学系列、哲学系列

拓展语言学习 促进语言发展

增进交流表达 加强语言运用

国际文化、语言发展

沟通表达

培养公民意识 提升社会责任

拓展全球视野 增进国际理解

通过自我探索 实现自我提升

培养健康习惯 身心均衡发展

提升信息意识 综合技术运用

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国际视野

生活智慧、自我探索

身心健康、体育运动

趣味编程、创客制作、

技术应用、人工智能

 

(1)通过人文积淀,提升人文情怀

通过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从而提升人文情怀,增强幸福感。共分为三类课程:

①阅读系列课程:

古汉语文化课程,如甲骨文里的历史、成语选讲、趣味汉字、盛唐之音,博古通今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文经典讲读课程,如文言集萃、《论语》初读、《世说新语》选读、精彩唐诗、《史记》选读等。品精粹,阅经典,传承传统文化。

中外现当代名篇赏析课程,如民国大师、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选读、当小说遇上电影、美文欣赏、外国经典短篇小说选读等。细读品味精选的名家名篇,感受韵味,提升阅读的兴趣,学习阅读的方法。

②旅游文化课程

如:旅游地理—文化、旅游地理—最美中国、带你去旅游、海派上海、地理频道、图说中国茶、记录文化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旅游”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③历史系列课程

如: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上海乡土历史、探寻画中话—图像中的历史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了解历史,可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启迪智慧。

(2)提升审美情趣,发挥无限创意

学校开设礼仪知识课和书法课,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共有四类课程:

①艺术赏析课程

如:音乐经典佳作鉴赏、流行音乐赏析、影视音乐赏析、经典动画赏析等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以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艺术,从不同的文化艺术的感受当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②艺术创作课程

如:陶土艺术、十字绣、玩转超轻粘土、橡皮章雕刻、纸雕艺术等课程。培养学生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

③传统艺术课程

如:水彩画、数字油画、合唱艺术等课程。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④艺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程

如:数码音乐创作、敲敲打打玩音乐、有趣的四手联弹、CG电脑艺术绘画、PS制图与绘画和手绘漫画等课程。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积累、掌握艺术技能和方法,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提升数学素养,锻炼思维逻辑

数学可以提高人类的推理、抽象、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学校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从“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和“数学运用”三个角度开设拓展课,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①数学文化系列课程

数学文化课,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史的认识;

数学话剧课,以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主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刘攀教授做专家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执导,学生自编剧本,编排话剧。

通过增设相关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

②数学思维系列课程

开设数学思维训练课,通过选择新颖独特、趣味性强的问题,辅以巧妙而又易懂的解法,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竞赛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设数学趣味游戏课和宫格课,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数学之美,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团队写作能力。

开设趣味数学课,旨在寻找历史中的数学,寻找电影中的数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演讲、作文、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

③数学运用系列课程

“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开设数学建模、小调查员和几何画板应用等课程,帮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开设双语数学和美国数学ABC课程,与国际接轨,开拓学生数学视野,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开设桥牌训练,在学会桥牌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能够围绕“叫牌”和“做庄”这两大技术进行训练,通过这一智力运动,了解桥牌文化并学会以正确的逻辑思路来思考桥牌问题。

开设国际象棋训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提高少儿的智力和耐力,锻炼逻辑思维和形势判断能力,有助于注意力与心理素质的提升,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及独特的创造力。

(4)培养科学精神,乐学善学

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哲学等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进而提升演绎推理和语言逻辑的能力。分为以下两个系列:

①科学系列课程

开设奇妙物理、睿智物理、趣味化学、舌尖上的化学、身边的科学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感受身边的科学。

开设飞向星辰、火星研究院、鸟类巢穴的研究和微观看世界等课程,帮助学生探索自然与宇宙的奥秘。

开设生活中的生命科学、生命的历程、了解我们的身体等课程,帮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走探究之旅,发现生命的奥秘。

②哲学系列课程

开设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在实践的观点的指引下,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科学化。

开设趣味西方哲学课,通过希腊神话、哲学家奇闻轶事、希腊戏剧、辩论赛、哲理故事等形式使哲学通俗易懂。帮组学生了解宇宙、生命的奥秘,拥有哲人般的智慧。

(5)拓展语言学习,促进语言发展

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对学生英语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生活都大有裨益。通过多种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功能,培养语言兴趣,体会语言文化,拓展国际视野。为此,我校开设以下两类课程:

①国际文化课程

开设跨文化交际课,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国家(主要是世界大国)的文化习俗和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开设love English,love music、电影与西方文化课,通过观看原版电影,赏析英文歌曲,以吸收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了解西方社会的一些基本事实,并且提高语言的听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②语言发展课程

开设法语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难度适中的教材,内容包括法语日常生活用语,同时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法语的文化,法国的概况有所了解。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日常小对话,做到学以致用。

开设日语课,寓教于乐,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日本电影、音乐、动画、漫画等题材作品,鼓励学生与老师互动,积极发言,模仿日语发音,参与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础的日语会话,了解日本文化,风土人情,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语。

开设沪语课,传承沪语文化,展示沪语特有的艺术魅力。

(6)增进交流表达,加强语言运用

为了让学生敢于、乐于、善于表达,提升学生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身体表达的能力,增进语言学习、运用、表达、交流的机会。我校开设沟通表达课程。

①沟通表达课程

开设快乐写作课,帮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进行简单的记录,能用简单的书信和便条与别人进行交流,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感受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开设故事立方——会读还要会说;莎士比亚开讲啦;口才三剑客:演讲、主持、面试等课程。从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对学生进行训练,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素养。

开设花儿剧社课,通过初期练习发音,模仿动作,小品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热情;后期通过“话剧之印象”、“话剧之魅力”、“话剧之剧本”、“话剧之表演”等板块学习揣摩,改编剧本,进行排练,提供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举办英语舞台剧,通过表演秀出英语,把日常学习的英语通过身体和语言表达出来;英语辩论课,帮助提升学生自信表达英语的信心,培养犀利的逻辑思维和质疑精神。

(7)培养公民意识,提升社会责任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为此,我校开设以下两类课程:

①公民意识课程

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通过我们的政治生活课,进行研究、探寻,提高学生公民意识。

②法律意识课程

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法庭课,渗透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理念,培养学生权利、义务、平等观念。、

(8)拓展全球视野,增进国际理解

拓展全球视野的前提是要具有国家意识,增进国际理解,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因此,我校开设国际视野系列课程。

①国际视野课程

国际理解(WAP)课程是为了培养国际交流大使,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全球使者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勇气等优秀品质。课内课外,学生通过不同的文化故事、游戏、歌曲以及各种活动了解身边的大千世界,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美德,并意识到正是这些品德将整个地球连成一个家园。

拓展全球视野的前提是要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此基础上,增进国际理解,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未来领导力课程以英语语言为基础,整合各学科知识,借鉴国际课程,融合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坚强自信、彼此尊重、乐于奉献、团队合作、接受挑战、创新思维与行动力等能力,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向人生,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模拟联合国课程中,学生扮演不同国家或其它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遵循大会规则,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

(9)通过自我探索实现自我提升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此,我校开设以下两类课程:

①生活智慧课程

开设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的智慧、生活等课程,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启迪生活智慧。

②自我探索课程

开设团队心理游戏课,通过小组团体小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利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达到互帮互助,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开设个人发展规划课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探课,带领学生认识自我,寻找人生目标,发展志趣和潜能,开创美好的生涯与职涯。

(10)培养健康习惯,身心均衡发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①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健康与幸福系列课程。该系列融合了心理、思品、美术、体育、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内容。生动有趣又富含生活小智慧,学科融合,注重实用。从心理和情绪、家庭和社交健康、成长和营养、个人健康和安全等主题着手,帮助同学们解决生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生的课程。

开设生理保健、救护普及、保健与救护、人类与健康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身体健康的基础知识。

②体育运动课程

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开设丰富的体育类拓展课:

快乐体育游戏、花样跳绳、田径、精英足球、乒乓球、魅力排球、羽毛球、游戏化篮球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英伦足球、迷你高尔夫、板球、网球等课程是国际化体育课程,与国际接轨,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文化素养的增长。

少林棍术、神韵太极、中华武术、空手道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学生感受传统体育项目的博大精深,逐步增强体质,修身养性。

啦啦操、现代舞、健美操、形体美学等课程,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身体体形,提升身体的艺术美感。

(11)提升信息意识,综合技术运用

信息意识要求学生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和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学校共开设四类课程:

①趣味编程课程

科技之光、信息小达人、Scratch趣味编程、VB程序设计、Java编程入门、极客战记——游戏化编程等课程,带领学生开启程序设计的大门,领略程序设计的魅力。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②创客制作课程

OM头脑奥林匹克挑战、DI即时挑战、创客智能电路的制作、Arduino智能小车制作与开发的学习,帮助学生综合学科知识,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③技术应用课程

影音达人、初级平面设计、动画魔法师、实用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软件处理图片、视频等,丰富生活体验。

④人工智能课程

机器人、Vex机器人比赛的学习,锻炼实践能力。

(四)探究与创新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课题,自主探究并获得体验的一种课程。学生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下,自主发现并选择对生活、自然、社会中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独立或合作地进行探索、追究和研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达到获得体验与知识,开发潜能与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以及掌握一般探究方式等目的的一种课程。在这一类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中培养质疑能力,在质疑中求变求新,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1、PBL模式的科技作业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教与学”的新境界,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暑期,为预备新生设计了玩转暑假系列PBL科技作业。

(1)玩转暑假——来自身边的科学秀

作业中设计六个主题科学实验:“冻冻不一样”、“哪里会发芽?”、“鸡蛋壳变变变”、“我帮鸡蛋‘蜕皮’啦!、“小小未来工程师”和“开启荒野求生技能”,涉及观察、培育、创意、探究四个方面。通过设计实验步骤,完善实验报告,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玩转暑假——探寻身边的“宝藏”

以《国家宝藏》文博探索类节目为起点,引导同学从身边选取一件感兴趣的家传“宝物”或身边的一座历史建筑,通过搜集史料、访谈实录等方式,来讲讲文物国宝们的前世今生,主要从历史文物的产生、流传、保护等这几个方面来探究器物或建筑的历史,最终从“问题缘起”、“探究过程”、“感悟体会”三个板块形成小报告,呈现研究结果,引导学生探索文物国宝们的“前世今生”。

(3)玩转暑假——我是“小小地图家”

通过大学校园项目策划书、特色地物拍照、车流量小调查三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路线设计方法、方位、生活交通等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丰富多样的科技类课程与社团

学校开设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科技类课程:编程、创客、技术应用、机器人等;成立了涵盖多个学科、各具特色的科技类社团:少年科学院社团、机器人社、影音达人、化学魔法社等。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科技类课程与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

3、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拓广创新舞台

(1)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及科技节活动

在寒暑假,学校组织以“创新·体验·探究·成长”为主题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设置探究,创意,创作,工程,成果,智慧六大主题营,涵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等多个学科领域。每个营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了多样的活动项目,同学们自发报名参与,在科技指导员的带领下,完成通过探究实验、动手实践等完成一项项的活动任务,培养同学们们独立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运用科学的思维逻辑、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节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讲座、科学探究趣味实验、动手实践比赛等活动。学校的科技节,由理化生与计算机组、美术组、政史地组等多个教研组在课程教学不的协调下积极推进。

科技嘉年华活动中,19个科技体验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科技的饕餮盛宴。同学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构思大胆、新颖,兼顾设计的美观性,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科技小成果。这是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孕育下,华二附中学子慢慢形成的一种创新思维风格。竞技场上不仅是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展现和比拼,也是同学们创新思维的碰撞。

每个月都会由教研组举办各类学科活动,比如古诗文吟诵、英语演讲、配音比赛、24点比赛、社会考察与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体验。

(2)社会实践

春季、秋季社会实践正在从校内逐渐延伸至校外。学生不仅走进学校各学科探究实验室,还迈入了大学或科研机构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实践中体会“严谨、求真、奉献”的科学精神;不仅踏进了学校的百草园,还访遍了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关注、感知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宝藏”,探究自然的奥秘。

4、专家云集的科技讲座

为开拓学生视野,跟进科学发展前沿,学校定期开展紫竹讲坛,将校外优秀教师、专家请到校园中进行互动式教学。报告者多为科技创新领域中卓有建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他们介绍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热点研究,传授科技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参加相关学会的学术交流、专题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

5、人人小课题研究

人人小课题研究是对学校“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