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  成就美好未来——启音学校2018学年学校课程计划

  • 学校背景分析

我校是一所对听力障碍学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招生范围涉及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奉贤区等七个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入我校就读的听障学生人数急剧减少,情况日趋复杂,已经出现单一听障学生和多重障碍学生并存的局面,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学校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70名,在编在岗教职工6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6%。学校教师一如既往地发扬“启音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先后有几十位教师获得市、区的“园丁奖”、“师德标兵”的称号,每年都有数十位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2017学年,学校有8位教师被评为新一届区级骨干教师和骨干后备,其中2位教师进入区教育人才库。1位骨干教师受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1位骨干教师受邀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的复核审查工作。

学校曾连续多年被评为闵行区学校内涵发展二等奖。2007年9月6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校视察,习书记对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十分满意,高度赞赏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

  • 经验与优势

1.办学特色在传承中发展

学校自开办之初就确立了“开启天籁之音,融入主流社会”的办学目标,虽经历了几任校长,但此目标始终得到传承与发展,教学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校的口语教学特色在全国聋校中保持了较高声誉。学校积极参与“医教结合”实验项目,聚焦基于评估的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在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2.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017学年,学校在合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会与危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可利用的资源与条件等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新构建了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启音之声、启德之蒙、启慧之灵、启行之初”四大板块十大类课程,此课程体系能成为落实培养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德育内容丰富多样

我校始终坚持“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构建了由民族教育课程、传统节日课程、行为养成课程和仪式节庆课程组成的“启德之蒙”课程内容,由健康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组成的“启行之初”课程,形成了以“节文化”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开发了18个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环境感染、活动熏陶、实践体验”等多样化教育途径,实现了“潜能挖掘,欣赏自我,获得自信”的成功教育目标。

4.校本研修多措并举

学校长年坚持普特融合(走出去、引进来),让教师有相当多的机会从狭小的特教领域走向广阔的普教天地,紧跟普校教学改革步伐,掌握最新的学科教学理念,从源头引来汩汩活水。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进步很快,许多教师在全国、市、区级学科教学评比中荣获最高等第奖,语文大组和综合一组先后获得区优秀教研组称号。近年,我们还着眼于学校、教师的转型,以聋校课标的颁布为契机,组织有特色的教师培训,逐步丰富教师的特教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每位听障学生。

5.课程实施趋向个性化

   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我们尝试在个别化教育上做深、做精。基于科学评估、调查学生的需求,通过自主选修、个性定制等形式,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将走班制创造性地实行在对特殊学生的特殊安置上,有效避免了特殊学校中“随班混读”现象,真正做到了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问题与思考

1.教师团队

一方面,学校课程的建设发展需要教师有新的思想、信念、能力和热情,单靠行政命令无法完成。很多教师还只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没有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虽有一定数量的区骨干教师(含骨干后备、希望之星等),但因学科较为集中,还不足以辐射到整个教师团队。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还有跟不上课程改革趋势的现象,年轻教师的薄弱环节,以及老教师的职业倦怠都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课程的执行力。

2.家庭教育

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教育程度有限,家庭情况复杂,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和成长引导的能力。不同环境造成了学生在学业水平、品德修养、社会适应等方面差异明显,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这种差异让学校的课程实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我们的课程开发、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3.课程内容

随后几年,学校的生源仍处于不断变化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如何灵活调整应对,把握吐故纳新与传承坚守的尺度,调适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兼顾“数量众多”与“层次多样”,满足每位听障学生的需求,都需要学校、教师不懈探索,勇于实践。

4.教学方式

大多数教师仍满足于教学经验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行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大行其道,与日益复杂的学生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与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契合度不高,还需加强学习,深度推进,积蓄发展后劲。

  • 学校教育哲学:幸福教育

幸福指的是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人生就像一次追寻幸福的远航,即使前途漫漫,布满荆棘,我们也无法割舍对幸福的眷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听障孩子的幸福哪里来?它自然不会从天而降。“启”意为开导,启音学校以此为名,注定是他们幸福人生的起点。

启音:声音本是人类最自然的表达。听障孩子的声音,却不启则不发,虽混沌,但也饱含着对幸福的渴望。启音,是听障孩子通向主流社会的一把钥匙,是学校教育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照亮人生之路的灯,是引导人们走向幸福旅程的路。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德性,修身养性,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的地方。

启行: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成为合格的建设者。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此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技能的培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启慧:教育就是要将幼小的心灵从蒙昧中唤醒,将人类宝贵的经验融进他们的骨子里,激活沉睡的潜能,激荡生命的活力,以一种难以遏制的激情去改变人生的轨迹,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有“音”、怀“德”、知“行”、通“慧”,这样的听障孩子才能享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赞赏与尊重,自然也就会找到一种“人生都是好季节”的幸福感觉。教育与幸福牵手,听障孩子的生活定会幸福得如花一样绽放。

三、学校的课程理念:幸福人生从这里启航

学校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启音、启德、启行、启慧”的育人目标,将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机整合,三级课程互为补充,形成了坚持医教结合,进行综合康复和潜能开发;尊重学生差异,创造发展空间;提供丰富经历,促进全面发展;注重社会融合,延展教育时空的课程理念:

——坚持医教结合

日益复杂的学生情况,要求我们从医学的角度客观地认识学生的“能”与“不能”,挖掘学生的“可能”。我们落实医教结合的理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和身心特点的康复、教育课程,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促进教育和康复优势互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的生命,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我们的课程是多样的、个性的、动态的,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尊重了个体的差异,为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从而引领他们发现成长旅程中的美景,昂首阔步向未来挺进。

——提供丰富经历

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唤醒自己、成就自己。我们的课程关注一个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方方面面的力量和养分,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注重社会融合

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种重要的课程和教材。我们的课程走出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家庭、社会中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公民责任感。

  • 学校课程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

凸显“培养人”的教育本源,建构“以人为本”的课程结构,立足校情,调动各方面的的力量和资源,营造科学的、和谐的、有利于激发师生潜能的、促进师生个性成长与发展的课程环境。

启音——学会用特殊的“耳朵”倾听美好的世界,掌握发音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口语交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与健全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

启慧——尽可能弥补生理缺陷,发掘潜能,促进思维发展,获得个性化的认知、技能与独立的思考判断,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

启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会做人的基本准则,具有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启行——初步了解、践行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掌握一定的生存、生活技能,培育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满怀信心走向社会,自尊自爱,自食其力。

2.学生培养目标

努力成为有“音”、怀“德”、通“慧”、知“行”的,会生存、会学习、会交往、会协作的能融入主流社会的人。

3. 教师发展目标

在参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专业素养,拓展教学领域,彰显个性发展,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强烈的课程意识、良好的研究能力和扎实的实践作风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工作者。

  • 课程设置
  • 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启音学校2018学年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一览表

      

       年 级

 

 
 

课时

 

 

 

科 目

备  注

品德类

1

1

1

1

1

1

1

1

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社会(历史)

 

 

 

1

1

1

1

1

1

7、8、9年级上历史

地理

 

 

 

 

 

 

1

1

1

 

科学

 

 

 

1

1

1

2

2

2

中年级上自然、高年级上综合科学

语文

7

7

7

7

7

7

7

7

7

含阅读、写作

沟通与交往

2

2

2

1

1

1

 

 

 

 

数学

5

5

5

5

5

5

5

5

5

 

英语

 

 

 

2

2

2

2

2

2

 

体育与健康

3

3

3

3

3

3

3

3

3

4、5、6年级含一节健美操

律动

2

2

2

 

 

 

 

 

 

 

美术

2

2

2

2

2

2

2

2

2

 

信息技术

1

1

1

2

2

2

2

2

2

 

班队活动

1

1

1

1

1

1

1

1

1

 

社会实践活动

统一集中安排

个别化康复训练

4

4

4

 

 

 

 

 

 

 

学校

课程

学科类

3

3

3

4

5

5

3

3

3

含课外阅读、写字、思维训练(1-9年级)、力翰科学(5、6年级)、《健康与幸福》(5-9年级)等

技能类

1

1

1

2

3

3

4

4

4

含纸艺(1-3年级)、游泳(4年级)、中式面点(7、8年级)、电子画板(5、6年级)、美术专修(9年级)、选修课(5-9年级)等

课时小计

32

32

32

32

34

34

35

35

35

 

 
  • 校本课程结构框架图

 

(附课程方案举偶)

  • 5-9年级选修课一览表

课程板块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人文经典

经典美文诵读

平红

书法学习与鉴赏

陈菊

科学探索

电子技术制作

刘剑、丁老师

多彩生活

橡皮章实用艺术      

裘灵芝

环保制作

陈礼悦

模型制作

唐雷

DIY数字油彩画

周园

彩妆艺术

吕晓燕

围巾编织

胡勤华

视觉启音

姚斌

开心农场

石卫青

清新巧手钩针入门

顾丽萍

快乐乒乓

郑丹蕾

 

  • 课程实施内容说明

1.教材的选用

我校的国家课程教材,均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由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准予使用并经新华书店发行的出版物。除语文、数学用人教版聋校实验教材外,其他学科降级使用普校教材。校本课程的教材以学校和教师自编的教学内容为主。

2.专题教育活动(详见德育室有关安排表)

每天上午安排15的晨会时间,内容安排如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安全教育

升旗仪式

主题教育

行规教育

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课由体育组安排内容,结合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需求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培育,统筹安排年级和班级活动,内容以身体素质活动、球类、棋类、踢跳等为主。本学年继续牵手校外篮球、跆拳道俱乐部,对相关年级开展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体现“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学校每学期都应安排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以分散安排为主。

  • 学校整体活动安排与说明

1.学校一日时间安排与说明

闵行区启音学校作息时间表

上      午

06:30~07:00

起床,洗脸,刷牙,宿舍打扫

07:00

生活评比,进早餐

07:45~07:55

晨扫,晨检

07:55~08:10

升旗,早操

08:10~08:25

晨会

08:30~09:05

第一节课

09:15~09:50

第二节课

10:00~10:40

第三节课,眼保健操

10:50~11:25

第四节课

下      午

12:45~13:25

第五节课,室内操

13:35~14:15

第六节课,眼保健操

14:25~15:00

第七节课

15:10~15:45

习字/活动

15:50~16:00

十分钟劳动

16:00

讲评、降旗,走读生排队离校

16:00~17:30

住宿生活动(洗澡、洗衣服)

17:30~18:00

进晚餐

18:00~20:00

晚自习

20:00~

就寝、熄灯

21:30~

查铺

 

注:1、教职工上班时间为7:45;

2、周五学生12:15放学;

说明:

(1)晨检主要是由班主任督促带好助听器,并用听诊器和林氏六音逐一检查学生的助听器是否正常运作,由科研室、个训组组织教师进行巡视、检查,是我校口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

(2)晚自习时间在完成正常的学习生活基础上,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用积极的、正面的兴趣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他们对网络、电视的依赖性。住校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自由选择”,在宽松、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特长发展。

2.学年工作安排

月份

活动内容

2月

元宵节活动

3月

感恩月活动、春游

4月

体育节(校运动会)、班主任节

5月

艺术科技节、教学节

6月

端午节活动

10月

尊老敬老活动、秋游

11月

“启音之声”朗诵比赛

12月

读书节、校跳绳比赛

  • 课程的实施
  • 课程实施的形式

1.基础共修:

基础共修是指每一个学生必修且与全班同学共同学习,涉及国家课程的基础型学科和学校课程中的部分主题实践活动。基础共修课程一般采取行政班教学的方式,课程由学校开发、建设。

2.差异必修:

差异必选也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和心理发展存在差异,课程在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涉及分科课程中的分层分类课程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基于科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能力结构与水平差异,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差异必选课程一般采用行政班教学的方式,课程以学校教师建设为主。

3.菜单自选:

菜单自选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学习能力,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菜单自主选修,涉及分科课程中的延伸与拓展性课程。菜单自选一般采用社团的方式,课程通过学校教师众筹、开发校外资源或购买社会服务来实现。

4.个性定制:

个性定制是指为满足特殊学生或发展学生特殊潜能的个性化安置,包括分科课程中的特殊安置,也包括综合康复课程中的个别化计划。个性定制由学校牵头,通过科学、多元的评估后,组织团队建设、实施。

(二)课程实施的要求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也就是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引导教师认真贯彻与执行市、区有关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的眼光,人性的眼光,全面考虑学生认知、心理、学习风格等特点和发展潜力,从单一性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性,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习体验,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

(1)内容的处理与整合

教学内容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媒介,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化难为易,以简驭繁,或整合、重组,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2)目标的细化与解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内容与要求为依据,在具体分析教材、学情并明确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将目标中的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进行细化,并对相关的行为动词予以层次划分和内涵界定。

(3)教学的实施与落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师要在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国家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继续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从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时间、课程组织形式等角度入手,组织开发、实施学校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  
  •  

(2)内容的充实与完善

    在客观分析学生在认知、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重视课程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筛选、整合一切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

(3)教学的生动与有效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精心设疑、激趣,击中思维的燃点,情感的沸点,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三)课程实施的保障
1.组织领导,完善制度

(1)建立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教师的层级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室牵头制定有关的管理条例,检查与督导课程实施的执行情况。

教导处负责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学年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联系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完善考评制度。学校制定出教学管理条例、学校课程建设制度、教师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学校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进行考核,对教师成绩并入本学期综合考评,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2.加强学习,规范常规。

(1)严格学习制度,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学习,每位教师一学期做学习笔记不少于四篇。

(2)教师积极围绕课程的内涵、目标、任务、措施等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文,精心设计教案,实践好教材。学校对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及时向上推荐。

(3)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创造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引领学校教师紧跟学科教学研究步伐,在学科教学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3.加强培养,提高素质

(1)希望之星、教学骨干作为实践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舞台。

(2)有重点的培养。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教师参加大型的或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

(3)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每学期给教师定目标、定任务:学校鼓励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改进专题或研究课题,要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研教改实际,每学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心设计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5)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整体素质。组织“启慧之灵”教学节,为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引领教师不断审视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改革氛围,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课程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四)课程的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每学期结束时,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要对实施校本课程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2.对学生的评价

除传统的纸笔性评价外,还要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和阶梯,既体现知识的完整、全面,又呈现形式的趣味、多样;及时记录下学生在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外显行为,从中获得无法从传统纸质评价中获得的操作与表达、仪态与姿势、兴趣与情感等方面的真实信息,实现评价内容、形式、指标之间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3.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要过程与结果并重,将目标取向与目标达成相对照。既关注教师平时实施开展的过程,如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与练习的设计、教学情况的记录与反思,又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如学科考查成绩、个别辅导成效、教材编写、获奖情况等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