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笔记,情满校园

  闵行区福山实验学校2018学年课程计划

学校位于上海西南角的凤庆路300号,建校于2010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地方公办学校;学校前身是地方五厂联办的地方公办红旗新村小学。学校开办初期,有区府牵头,引进知名上海福山教育集团委托管理资源,全方位奠定了“我们从这里走向世界”办学基础,办学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2016年3月,我校与周边汽轮小学实施一体化办学,两校资源、优势互利互慧,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应,得到周边社区和家长的好评。2017年成为闵行中学联盟校,2018年3月加入“交大—江川”学区联合体,经过多年办学底蕴的积淀,学校正朝着“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一目标努力迈进!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有较好的办学设施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电脑房2个、舞蹈房1个、美术室2个、音乐室2个、劳技室1个、室内体育馆1个、创新实验室1个、屋顶花园1个,建有标准化250米环形跑道,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为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充分的硬件设施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编在岗教师数55人,40岁以上的教师占32.73%,40岁以下的教师占67.27%,其中5年以下的教师有22人,占40%,平均年龄为35.2岁。现有区学科带头人1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区级骨干教师2名,区骨干后备人选教师4名,区“希望之星”2名,校级骨干教师5名。在编教师中,从学历看,本科占74.55%,研究生占16.36%,本科以下9.09%占。从职称看,一级教师占 45.45%,二级教师47.27%,见习期教师占3.64%。学校5年内职初青年教师数量占据学校教师人数的很大比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体教师专业能力虽有提升,但整体水平还比较薄弱。

(二)办学优势

学校能融合优质资源,结合自身条件和学生特点,结合区域发展特质,努力创建闵行福山实验学校文化,并初步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课程框架。近几年来,学校以《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精神指导,以“于波高岗,于波朝阳;五德备举、合乐飞扬”为办学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办学目标,认真执行上海市课程计划,加强对基础课、拓展课、探究课三类课程体系的校本化探索和研发,逐步建立满足社会、家长需求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有效落实素质教育。

学校深入开展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语文组以“关注表达”为主题,持续多年开展了“研读文本,关注表达”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教师的文本细读和学生的课堂读写活动,不仅关注文本的表达,更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在品读美文和读写练习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英语组积极开展多版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以《牛津英语》作为基础课程,把《3L》、《朗文英语阅读阶梯》作为拓展课程,构建基础课和拓展课相融合的英语能力目标体系,从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英语交际语言素养。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也充分挖掘原有优势,发展自身学科特长,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和体能健康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美术的“作业作品化”理念,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探索,提升了课程质量和教育品质,促进了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的发展。

学校不断丰富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资源。已经研发了语言、思维、竞技、艺术、科普、心理等6大类自主拓展课程(兴趣课),满足孩子多样化的成长经历,激发个性潜能。语文的乐文小学堂能把四季阅读、二十四节气和缤纷语文学科拓展相融合,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语文综合能力;五年级引入区域共享课程WAP(外教),增进了学生对国际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语言素养,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棒垒球运动连续多年在上海市取得冠军或名列前茅,区域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学校得以骄傲的办学特色。以“校园植物数字化种植日记”为代表的科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正成为学校新的亮点。学校德育课程逐步完善,家校合作日益增强,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逐渐形成合力,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经过全体师生努力和社区教育力量支持,学校的拓展型课程逐步完善成熟,正在向特色化、优质化发展!

探究型课程在原《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尝试以少儿美术、社会实践、思维训练等系列化、主题化的学科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方法,开拓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成为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型,教学中虽然有教师精彩的展示,但学生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自主性体现不够,教学过程中鲜有高质量的互动发生,课堂效益整体还有待于提高。

2.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力度还需加强。部分教师对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如课堂教学随意、松散,课程标准解读不深,随意增加或降低教学难度,学科团队课程领导力薄弱等等。

3.拓展型课程建设仍可继续丰富和完善,课程设置的稳定性还需不断加强,对于课程评价没有很好落实,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离“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才艺”的培养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4.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辐射力比较薄弱。除了棒垒球外,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如英语、科技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学科特色还不成熟,还缺乏区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强势学科和名特学科。

5.探究型课程虽有良好的课程资源,由于教师对于课程的了解还需不断培训,因此还需加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导。

以上简要分析了我校2017年度的课课程实施情况。根据闵行区十三五教育规划“优质化、国际化、信息化和优质化”的四化要求,着眼于学校办学内涵可持续发展,我校制定2018学年课程计划,建立更加符合福山学子个性成长的三类课程架构,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课程建设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思、多元、跨界、融合的现代学校课程,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课程个性化体验,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习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四气八好”的福山形象少年。

四气:正气、灵气、雅气、志气

八好:好品格、好体魄、好习惯、好思维、好口才、好文章、好才艺、好人际

(三)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各梯队教师的均衡发展。通过二~三年的努力,形成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和学科领头雁,发挥教学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课程结构

根据上海市课程计划,我校2018学年课程结构由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三部分组成。

 

 

 

                                               

 

 

 

 

 

 

 

 

                   福山实验学校课程结构图

(一)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代表着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需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在严格实施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加强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和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英语学科为特色建设,从学科目标、课堂教学、学生辅导、评价方式等环节进行细化,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打造英语学科特色品牌。

基础型课程主要涵盖七个学习领域:语言文学学习领域、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社会科学学习领域、技术学习领域、艺术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共11个基础性科目。

(二) 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有学科拓展、兴趣拓展、节日活动、专题活动和专题教育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型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满足个体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1.专题教育(德育类):专题教育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祖国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在每天午会课、升旗仪式、大队集会等活动中。各年级专题教育内容如下:

一年级安排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时事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内容。

二、三年级安排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事故教育、防火常识教育、紧急呼救常识教育、健康教育、时势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内容。

四年级安排公共安全教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民族团结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内容。

五年级安排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廉洁教育和环境教育内容。一至五年级每学期健康教育的课时不少于6 课时。

2.专题活动:包括少先队活动、升起仪式、四季阅读、二十四节气·知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体验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沟通、合作的技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3.节日活动:祖国传统节日、外语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以体验多元文化,增进中西方之间的国际理解为主题,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国际视野,增强主人翁和成长意识。

4.成长礼仪:入儿童团日、入队日、十岁生日礼、毕业季等。

5.学科拓展:有英语活动课和体育活动课(含阳光体育活动),凸显我校的英语和体育特色定位。

6.兴趣拓展:兴趣活动包括了知识技能拓展活动和艺科体类兴趣活动,有校本研发课程和区域共享课程,共有语言、思维、艺术、科技、竞技、心理六大类35门课程。

7.特色课程:棒垒球运动、周四英语日、乐文小学堂等。

学校的棒垒球是区域有影响力的运动项目。经过多年的积聚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练队伍、完善的课程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少儿棒垒球》一书,简明、易懂,教学效果好,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学校连续近二十年取得国际、全国和市区的冠亚军等多种荣誉称号,成为学校亮丽的特色名片。

学校把英语学科作为学科特色重点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多资源整合的英语拓展课教学研究,举行丰富多样的英语主题活动,扩大英语学科的影响力。每周四英语日活动,有英语戏剧、英语小品、英语朗诵、英语歌曲等,学生全员参与,自主策划表演,成为展示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个性才艺的平台,得到家长的欢迎。

乐文小学堂是语文系列拓展课总称,包含“四季阅读”读写交流、二十四节气知识普及和缤纷语文三大板块,每2周推出一期微信公众号,拓宽师生家长的学习时空,丰厚学生的学习资源,把语文学科和祖国传统文化相融通,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学校拓展型课程结构图如下:

 

 

 

 

 

 

 

 

 

 

 

 

 

 

 

 

 

 

 

 

 

 

(三)探究型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精神要求和学校办学指导方针,2018学年我校探究课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一到五年级探究课内容选用校本课程《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通过一个个数学问题的小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索、体验、质疑、感悟发现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设置

(一)学校课程设置特点

我校课程设置上形成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结构: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

1.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除了按市教委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等单科以外,我们又引入了STEAM等综合性拓展课程。

2.系统课程和专题课程相结合。除了系统课程外,我们又开设了每天午会15分钟的专题系列:读书读报、时事教育、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以及每周一次的班团队专题教育等课程。

3.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等以35分钟为一课时,而其他的专题教育课以15分钟为一小课时。

4.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每年的节日活动、朗读者、英语节、科技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是富有教育成效的无形课程。

(二)学校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语文

9

9

6

6

6

数学

3

4

4

5

5

外语

2

2

4

5

5

 

自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制/

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

26

27

28

28

28

 

展型

英语活动

2

1

1

1

1

兴趣(社团)

1

1

1

1

1

体育活动

2

2

2

2

2

专题教育或班队活动

1

1

1

1

1

周课时

6

5

5

5

5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2周

每学年2周

探究型课程

(数学思维训练)

1

 

1

 

1

 

1

 

1

 

午  会

每天15分钟~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3

33

34

34

34

               
 

课时说明:

1.一年级入学初设置4周的学习准备期。

2.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3. 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部分采用快乐活动日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安排在每周一下午开展半日活动,每学年安排30次,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4.一二三年级每周4节体育与健身课,四五年级每周2节体育与健身课。

(三)学校课程教学安排

1.学生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见附件1)

2.班级课程表。(见附件2)

3.学校拓展课教学安排表。(见附件3、附件4、附件5)

4.学校教研活动安排。(见附件6)

四、课程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 课程研修机制

通过校本研修增强教师课程意识,从转变观念入手,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1)集中的通识培训。通过集体培训打造共同的教育新理念,使全体教师对课程产生思想、观念、情感上的认同感,提高教师投身课改实践的积极性。

(2)即时点拨式的案例培训。通过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来促进教师实现课程理念的内化。依据因事因人的案例,通过即时点拨式培训,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工作,以研究推动工作,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有个性的解决。

(3)开展主题式培训。把学情研究和教学主题活动相结合,促进校本研修在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落实,做中学,学而进。

(4)专家培训。通过聘请学科教学专家来校指导,提高教师的学科教育能力。借助外出培训,鼓励教师赴外省市参加学科研讨展示活动,拓宽教师视野,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

2.课程实施机制

继续强化教学五环节,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的管理,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期初第一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提高实效性,要准确分析学生情况和学习质量,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安排好教学课时进度,明确教学改进方向。

(2)设计教学方案。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文本内涵,把握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材之间的内在关联,开展单元备课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和单课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目标为导向,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着力学生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对于教学环节的规范,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有效落实,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关注的一致性,提高备课质量。

(3)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实验、操作、思考、解或等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生成知识规律,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①构建新型的教学课型。

加强课型研究,根据各学科知识的不同特点,研究“一类课”的教学范式,构建积极开放的新型教学课型,实现“重心下移、价值提升、交互反馈、融通开放”的课堂教学生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真正发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学年重点研究语文的“阅读感悟类课型”、数学的“概念形成课型”和英语的“口语交际课”,以点带面,通过重点课型的研究突破,寻找一般课型的教学组织架构,使课程资源的活动呈现更清晰、更富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和保证,逐步达到“扎实、充实、真实、平实、丰实”的理想课堂。

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改变“被动学习、被牵着走”的现象,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有效性。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减少教师的“替代思考”现象。教学过程要落实“三注重”,注重自主学习,注重合作探究、注重拓展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

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问题、自主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法,开辟多种学习渠道。

认真开展电子书包实验班的试点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部分学科开展线上线下的课堂互动交流,促进师生教和学方式的变革,及时了解、反馈、评价每个学生的现场学习成果,提高个体学习效益。

③进行基于大数据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

借助区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和国家“一师一优课”平台,做好课例数据的实证记录,真实把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进行基于实证的课堂教学改进。

充分利用云录播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数据实证推进课堂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学期要求每位老师完成1节有质量的互观课或校级研讨课,客观评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改进情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④让评价伴随教学。

认真实施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让评价伴随教学过程,通过评价的激励、诊断、反馈功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精神状态。通过赞美声、红五星、小奖励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习成功的自信心,让课堂变成探究知识、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的乐园。

(4)作业批改与辅导。

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练习,能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和拓展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困难生进行无私辅导,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业成绩,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一二年级多研发亲子作业、实践作业和口语作业,让孩子享受到作业成功的欢乐。三四五年级要多研发一些中长期作业、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作业,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作业练习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提高作业设计中的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对于作业的投入度。

要精准实施辅导,采取关心、激励、辅导、帮助等多种措施,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基础。建立学习困难生档案,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做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做好辅导帮教小结,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全面提高。

(5)加强绿色指标质量调研。

①学校制定教师、备课组和教研组三级质量调研机制,通过命题、调研、评价、分析反馈,寻找教学质量问题,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制定切实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②中高年级语数英学科开展分项等第制评价,以等第加评语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业成果进行评价,减轻学生对于分数的无形压力,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学校每学期期末开展一二年表现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探究任务的形式,通过任务完成的表现程度和完成质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激励评价,养育儿童的智慧和体魄。

3.教研活动机制

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机制,保证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教研组长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对课程教学常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讨,制订相应措施。汇报交流各教研组近期活动特色和内容,加以经验总结,并布置下阶段学校教学活动任务。不定期地对组长进行新课程培训和研讨。

每次例会校长或副校长亲自参加,课程部主任主持,时间不少于2节课,保证活动质量。

(2)教研组活动制度

学校按课程分类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综合等5个教研组,每1周或2周进行一次研讨活动,每次活动2~4节课,有分管校长或课程部主任(副主任)参加每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组长都预先设定研讨主题,教师预先做好发言准备,每次活动完毕教研组长做好研讨小结,进行活动反思改进,确保活动质量。

(3)教研组特色创建机制

根据各教研组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争创教研组亮点特色。如语文组的“乐文小学堂”、“四季阅读”活动,英语组的乐在四季活动、多教材资源整合(牛津、3L、朗文的英语口语 )、WAP课程等,数学组的计算小达人、数学节等。通过学科特色活动挖掘教研组亮点,积聚智慧,形成特色,争创区、校优秀教研组。

(二)拓展型课程的模块化推进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现有课程资源和学生实际,对拓展型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分为学科类、兴趣类、专题活动类等七个模块,构成了我校五彩斑斓的拓展课程。

1.自主选课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把每一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和招生要求,做成PPT课件,有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进行全面、生动的介绍,使学生对于课程有比较详实的了解,为选课做好准备。

其次,提供课程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自主选择兴趣课程,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实施策略

根据拓展型课程类别和特点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实施策略。

(1)体验学习活动式:是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情境,通过感知、体悟、操作等活动,获得感悟认知、形成技能与能力、发展情感和态度、养成个性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活动式是重要的课程实施方式,如兴趣活动中的绘声绘读和快乐ABC课程、专题活动、社会实践等。

(2)欣赏性学习活动式:是指欣赏文学艺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如我爱看电影、我爱古诗文等课程。

(3)动手实践学习活动式: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等方式,来获取对课程的学习内容最直接的体会和感受。如手工折纸、航模制作等。

(4)调查研究学习活动式: 针对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展开调查研究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丰富、详实、准确的答案,提高自己的认识。如秋季社会实践考察,学生对自然博物馆的恐龙生活习性进行调研等。

 (5)运动训练学习活动式:对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训练,逐步掌握这一运动。如棒垒球、啦啦操等。

3.强化教学管理

(1)对兴趣课、专题教育等拓展课进行巡课检查,做到专课专用,规范教学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追究直至改进,提高课程质量。

(2)每月检查一次备课,并进行考核评价,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校本研修,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提高教师对于拓展型课的教学能力。

(4)环境布置,对有些课程提供专门教室。如航模、围棋、软笔书法等。

(三)探究型课程的主题化探索

学校的探究型课程是《数学思维训练》,是我校的校本自编探究教材。

数学思维训练共有5册,适合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全体学生,主要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些拓展内容,根据年段特点,以一个个小专题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规律的学习活动。

1.课程实施。每周一节,放在探究课上。实施流程如下:

 

 

 

说明:这6个阶段是探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步骤,但不是定式。根据学习任务的差异尽可以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还可以互相交替。

2.学习成果:数学思维训练探究成果方式可以用思维导图、图表展示、口头报告、数学小实验、数学日记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教室的墙报、节目表演、开辩论会等来进行成果的交流和展示。

六、课程管理和评价

(一)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发展管理领导小组,构建学校课程管理三级网络。

领导小组:统筹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工作,做好课程规划,组织各方力量拟定学校年度课程计划。组织人员编写和审核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课程建设部:根据课程建设管理要求,落实课程计划的安排,做好课程实施的教学管理。

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以及相应年级段的学科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的反馈意见,并且及时研究、调整,从而使学校课程成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系统。

2.优化课程管理。

要加强对教师的课程实施管理,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领导力,保证课程质量。

坚决杜绝不规范教学行为,严格作息时间制度,不随意增减教学课时,有效落实教育部相关减负措施,实现依法治教,还学生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计划评价

(1)学校自评:从学校管理层面、教研组层面、教师层面对2017~2018学年课程计划进行多次研读、讨论、反思,寻找“课程计划”制定中的短板,审核各年级、各学科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在保证基础性课程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力挖掘和统整各类资源,研发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雪球的拓展型课程。

(2)家长参评:把学校课程计划发布到校园网和学校公众号,广泛征求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推动学校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计划的不断完善。

2.课程实施评价

(1)评价内容:

对教师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学课时计划、作息时间表、周课时总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等进行评价,提升课程执行力。

(2)评价方式:课程部巡课检查、学校内部考核评价、各类座谈会、家长问卷、校长信箱等。

3.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学科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实施细则”,对备课、上课、作业、课外辅导等进行评价。保证教学质量良性提升。

(1)备课、作业进行月考核评价。依据《闵行福山实验学校教师备课检查》、《闵行福山实验学校教师作业批改》,每月对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进行等级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整改,不断提高质量。

(2)日常课堂教学评价建立校长室、课程部和教研组三级听课制度,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的听课检查,寻找亮点、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教学改进的意见。(见《闵行区福山实验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

期末召开一二年级学生座谈会和三四五年级座谈会(或问卷调研),调研教师日常教学五环节的执行力度,作为期末教师业务考核的依据之一。

(3)学业质量评价

基础型课程考查:语、数、英每学期3~4次单元测试和期末调研考试相结合。体育根据不同年级考核项目进行体能测试,美术、音乐、劳动技术、自然、信息科技每学期进行1到2次的集中考试。

拓展型课程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等。

探究型课程: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听课、综合考查、学生、家长问卷等。

                                               2018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