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敏智,全面发展

闵行区中心小学2018学年课程计划

闵行区中心小学2018学年课程计划以《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基教—〔2009〕7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8〕55号)、《闵行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行动纲领(2016-2020)》等文件为依据,以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为目标,优化实施学校“乐学”课程,开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提升学校课程三类课程统整的实效和学校课程领导力,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学校背景分析

1、历史文化传统

闵行区中心小学创建于1928年,是一所有着90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学校位于闵行区南端黄浦江畔,校园占地面积31.9亩,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在建5层综合大楼将于明年竣工)。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770人。全校在编教职员工83名,教师78人。九十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前几任校长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学校的办学成绩一度辉煌。学校作为上海市课改基地校之一,先后承担了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的试点实验任务,在办学特色、课程教学、德育工作等方面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蒸蒸日上。学校办学水平为A等1级,在2017学年闵行区办学绩效评价中荣获一等奖。

2、课程经验特色

(1)凸显课程价值,坚持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成效持续提高。学校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系统设计,整体架构,分解目标,阶段实施。关注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个性化实施,建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乐博、乐艺、乐活、乐文、乐探”等板块的“乐学课程”体系,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参加了区域健康与幸福、Stem、Wap等课程研究实践。教学管理扎实细致,加强教学五环节研究,制定了包括教师备课规则、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命题及质量分析要求、专用教室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优化教学常规检查、实施对资优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外个别辅导,以行政领导为主的每日教学工作巡视,以行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的教学视导小组等方式开展了扎实细致的过程管理,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诊断,提出改进措施。学校多年来坚持以有主题的“教学节”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行动改进。各教研组均制定了相应的研究专题,探索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方法、途径,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及实践,如跨学科研讨活动等,修订实施《“敏乐”课堂教学评价表》、《“敏乐”作业超市》,建立了“学科工作坊”。经过多渠道的实践探索,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对学校2016学年办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评价为“优”的课占62.07%,评价为“良”的课占37.93%,优良率合计达100%,无差课;课堂教学数据反馈也表明学校课堂教学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德育工作体系清晰,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全面贯彻“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围绕“崇德敏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与“懂规范、乐学习、善交往”的学生发展目标,注重学校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建构。德育管理工作网络清晰、教育内容详实、实施路径明确,扎实推进有效。德育管理与教育活动注重统整融合,每学期发布“德育导向表”,统整学校每月行规训导重点、主题班会、节日活动、争章阵地、国旗下讲话等重要德育内容,确保各班德育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上下同步推进,全方位落实。学校制定了“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策略”,通过国学课程开发、行规训导系列梳理、校园主题活动开展”等德育工作体系进行全方位设计和全覆盖实施,大力推进学生12个核心素养的培育工程。与之相对应的“最美闵乐乐”评选活动常态推进,树立了校园新榜样,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学生养成氛围。学生发展成效显著,学校绩效考核“学生发展”领域“品德品行”、“身心健康”、“学业质量”、“成长体验”等二级评价指标得分都高于区平均,获得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学校长期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重点开展以“儒家经典”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聚焦于“诚信”、“责任”。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制订了《闵行小学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策略》,将《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有关家国情怀、仁爱责任、礼仪素养等传统优秀经典内容与学生养成教育纲目相衔接,并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日常教育相整合,形成各年段学生行规训练目标要求。二是立足课堂主阵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分别设置国学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社会实践体验课程,各形成了相应的课程群。如德育课程《中华传统节日》、《中国书法》、《中华优秀建筑》等系列,“闵小七彩博览会”的少先队课程体系等。课程进入课表,落实扎实有保障。三是利用江川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了六大校本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更为形象生动的“实景教材”,构建出社校一致教育网络,成立了“小巴腊子”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为社校共建出力,体现一份责任。四是制订出评选“最美闵乐乐”的评价方案,围绕学校育人十二大核心素养,评选十二种类型先进个人,形成一批“最美闵乐乐”,典型榜样和先进事迹在校内外传扬。五是科研融入始终,引领特色创建,先后进行了十余个相关课题的研究,包括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和市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目前有2个相关的市级德研课题和少先队课题正在研究中。还有,学校环境彰显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多次承办了上海市国学经典课程的培训和观摩活动,并承办了区首次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机融合”项目获闵行区行为规范教育优秀特色项目。

(4)教师成长,发展加速。为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以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为要求,以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为目标,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确立“爱生、敬业、博学”的教风,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架构了“一市二区四校”的教师培养平台。金校长领衔的市德育实训基地,承担了培养本市新任德育教导的职责,马莉莉老师领衔的区班主任工作室、钱晓辉老师领衔的区国画沙龙,则承担着为区内老师培训的任务。我们用足用好这些平台,让本校教师也能享受到优质资源。学校还以“工作坊”形式先后组建了“敏智坊”“敏慧坊”“敏乐坊”等多个校本培训基地,邀请市、区学科名师、专家担任导师,通过专题研究、讲座、听评课等形式扎扎实实开展自培工作。重视吸收外部优秀经验,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市德育实训基地、市语文实训基地、区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等长周期的培训,以及赴外省外区的短周期培训,都能让老师们领略到前沿教育信息,吸收先进经验。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青蓝结对”活动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以师徒带教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迅速进入角色。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教师们发展成长迅速,涌现出多名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区骨干后备、区“希望之星”。在专业领域,学校多名教师有的成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有的被聘为“新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教师们师德高尚,为人师表,荣获市园丁奖、区园丁奖、区优秀党员、区师德标兵、“五维金质奖章”等光荣称号的老师不断增加。

3、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1)师资建设:随着学校新教师的不断进入,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比较迫切的问题。目前学校也成立了学科工作坊等自培的阵地,还建立了“青蓝结对”师徒带教的机制,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但新教师要真正融入我们闵小的氛围,快速走上成长发展之路,还需要适当的外力助推及自主发展。因此,如何尽快让青年教师走上规范、主动的发展之路,是需要学校思考的。

(2)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在学校育人目标引领下,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研究,力图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但在发展过程中,学科间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部分学科观念未及时更新,在课程实施的力度、效度方面比较滞后,影响课程实施质量的整体提升。

此外,由于地区特点,学生家庭差异度大,文化多元,对学校的教育要求高,校际之间的差异低,这对学校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

4、可能的发展机遇

基于上海市课改基地校的优势,学校的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开展的以“课程统整”为重点的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开发了许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乐学”校本课程体系,为下一步的优化和深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上也广泛参与,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此外,江川地区的丰富教育资源对学校的办学有着较大的可拓展空间,学校将与社区共建,获得更多支持,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

以“崇德敏智,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为引领,构建学校“乐学”课程体系,形成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纽带,以“特色引领,资源整合,多元发展”为课程核心内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2、学生的培养目标

培养“懂规范、乐学习、善交往”多元发展的小学生。

乐学习: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还能主动地探究课外知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同时,养成独立学、与同伴合作学、在师长指导下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品质。

懂规范: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礼仪规范,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善交往:敢于与师长、同伴甚至是不熟悉的人交流,并能借助于各种方法进行沟通,与人分享。同时养成热情主动、大气谦让、互助合作的品质。

3教师的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爱学生、会研究、有气度”的师资队伍

爱学生:创设温馨氛围,热诚真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行为偏差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善于关爱、信任、尊重、鼓励和引导,与学生心灵相融,做学生的朋友,增强人文情怀。

会研究:善于思考、善于自我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并能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将学习、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研究,在创新中研究,在研究中培养创新精神。

有气度:大气讲奉献,以学校利益为重,服从大局,团结协作。

 

三、学校课程设置

“崇德敏智”是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意在崇尚道德,使师生聪慧。在智慧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要求教师智慧教学,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养成乐学习,善交往的好习惯。

(一)课程结构

根据对市教委课程标准的解读,我校认真梳理了近年学校各类学科及学生活动、校本课程建设情况,以“校本化、大课程”的视角建立了涵盖三大方面的以“崇德敏智”为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组成,三类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现了三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探究型课程是以课题为载体、以学习与应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为目标、以个体研究与合作研究的体验为途径的一类课程。它注重学生早期智力开发和探究兴趣、探究精神以及初步的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

根据对市教委课程标准的解读,我校认真梳理了近十年学校各类学科及学生活动、校本课程建设情况,以“校本化、大课程”的视角建立了课程体系,其架构如下:

 

 
   

 

 

 

 

 

 

 

 

 

 

 

 

 

 

 

 

 

 

 

 

 

 

以上架构中,基础型课程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统一的10门科目,“乐学”课程主要统整了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以及学校日常开展的各类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

加强语、数、英、综合等基础型课程,夯实基础知识。根据现行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和学校生源实际,对学科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制定出学校各科的教学计划。着重研究三维年级目标和教材二度开发,并结合各学科的特色,制定学科研究小主题。

不断开发和完善学科、文体、技艺类选修和活动课程,张扬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限定性拓展课程中,各年级开设了国学、心理、课程统整、赏读、智力魔方、快乐ABC、游泳、WAP、健康与幸福、STEM+等课程。在自主拓展课程中,除各班的班团队专题教育课程外,还有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的丰富多彩的走班兴趣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德育课程中,深化“国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别教育课程的规范实施,突显德育为素质教育核心的思想,构建系列化的学生德育活动平台,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德育情感,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开发智慧潜能,推动学生多元发展。

(三)课程理念

本学年,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着力探索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落实方法、途径等,结合闵小学生发展目标,梳理出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具有闵小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框架,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六大素养的内容渗透于我校的“乐学课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目标下的“懂规范、乐学习、善交往“的闵小学生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养分。育人目标下的核心素养要点具体分解为:

懂规范:热爱祖国,诚信友善,礼仪规范,热爱劳动

乐学习:乐学善学,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珍爱生命

善交往:学会沟通,主动参与,合作担当,关注表达

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树立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的观念,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建构和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2.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

丰富德育内涵,在重视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上海“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海纳百川、崇尚科学”的城市精神,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生命意识,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以“传统节日(节气)”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德育特色为抓手,改进德育方式,拓宽德育渠道,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作用,加强少先队组织活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德育功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各类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班队活动等,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3.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加强学校、社会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步建设,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学习途径的结合,重视学校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四)课程内容

1基础型课程

严格按照市课程计划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提升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体验,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五环节”。紧随上海市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更新理念和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落细落实。

2、拓展型课程

在拓展型课程开发中,我们既有每个学生都需参与的限定拓展课程(以学科拓展类和专题教育类为主),也有走班的自主拓展课程(以艺术、科技、体育类为主)。既有特色课程(有国际象棋、芦笙、踢踏舞等),也有新型课程(STEM+、WAP、创新实验室课程等)。根据学校文化、教师专业、学生兴趣、场馆设施等有效开设课程,逐步构建起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具有较强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力争创出各类品牌课程。

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拓展课程

①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如时事形势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震减灾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班队等活动。

(附表)闵行区中心小学限定拓展科目设置

类别

学习领域

科目名称

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震减灾教育

时事形势教育

时事形势教育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读本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禁毒教育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宣传周

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读本

综合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

入学典礼、开学典礼、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我运动我快乐”小运会……

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

小岗位(值勤员、节能员、领操员、图书管理员、行为规范示范员、推普员、卫生员)

班队会活动

班队会、队课、入队入团仪式

社会服务

敬老院慰问老人

社会实践

春秋游、传统节日教育、月主题活动

 

 

(2)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根据学校开展的三类课程统整研究项目,课程内容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乐博、乐艺、乐活、乐文、乐探——“乐学”课程安排表

课程

领域

序号

科目名称

年级

对象

指 导

教 师

上课

地点

性质

乐博

(综合类)

1.

课程统整

四、五

语文教师

教室

学科拓展

2.

国学

一、二

班主任

教室

限定拓展

3.

心理健康

一二四五

班主任

教室

限定拓展

4.

健康与幸福

班主任

教室

限定拓展

乐艺

(艺术类)

5.

“小伙伴”芦笙队

三、四

管秀萍

五(4)

兴趣拓展

6.

中国画

三~五

钱晓辉

四(1)

兴趣拓展

7.

男童合唱团

三、四

徐颖霞

一  楼

音乐室

兴趣拓展

8.

七色花戏曲社

三、四

田小玲

二  楼

音乐室

兴趣拓展

9.

小精灵舞蹈队

三、四

黄连红

观摩厅

兴趣拓展

10.

叶画

三、四

乔卫丽

五(1)

兴趣拓展

11.

工艺美术

四、五

王海婷

三(1)

兴趣拓展

12.

十字绣

四、五

唐红梅

四(4)

兴趣拓展

13.

戏剧表演

崔蔓

戏剧室

兴趣拓展

乐活

(体育 健身)

14.

快乐国象

三、四

沈美叶

国  际

象棋室

兴趣拓展

15.

排球战队

三、四

吴为豪

田径场

(东)

兴趣拓展

16.

绿茵小将

四、五

王盛

田径场

(西)

兴趣拓展

17.

快乐足球

三、四

董建军

田径场

(中)

兴趣拓展

18.

魅力篮球

四、五

郑培乐

篮球场

兴趣拓展

19.

游泳

班主任

教室

学科拓展

20.

国际象棋

沈美叶

教室

限定拓展

乐文

(语言

文字)

21.

墨香雅韵(毛笔)

四、五

张砚韵

三(6)

兴趣拓展

22.

楷意书趣(钢笔)

三、四

赵祎

四(2)

兴趣拓展

23.

赏读

语文教师

教室

学科拓展

24.

悦读

三~五

徐费

图书馆

兴趣拓展

25.

拼词游戏

四、五

吴彩芳

三(5)

兴趣拓展

26.

English DIY

赵春带

三(4)

兴趣拓展

27.

上海闲话

三、四

周小燕

三(3)

兴趣拓展

28.

快乐ABC

一、二

英语教师

教室

学科拓展

29.

快乐WAP

五(3)

吴彩芳

教室

学科拓展

30.

国际小大使

李文悦

四(3)

兴趣拓展

乐探

(社会科学)

31.

植物探秘

四、五

唐晓艳

五(2)

兴趣拓展

32.

智力七巧板

罗春娣

自  然

实验室

兴趣拓展

33.

打字小能手

三~五

施文菊

电脑房

兴趣拓展

34.

益智冲冲冲

郑莹莹

四(6)

兴趣拓展

35.

推理小天地

三、四

杨清

四(5)

兴趣拓展

36.

小小科学家

四、五

张明

创 新

实验室

兴趣拓展

37.

校园小记者

四、五

鲁赛瑜

五(3)

兴趣拓展

38.

快乐小园丁

三~五

王晓红

三(2)

兴趣拓展

39.

智力魔方

一、二

数学教师

教室

学科拓展

40.

STEM+课程

科常教师

教室

限定拓展

三、四、五年级拓展型课程活动时间为周五下午第3节课。

3、探究型课程

探究课程内容具有广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各年级每周均为1课时。

(一)内容来源

1.《小学生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与自主设计探究活动相结合。

2.自主设计探究活动

我校围绕“懂规范、乐学习、善交往”的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以“乐探”为大主题的项目主题参考指南。项目主题参考指南分为人文类、社会类、环境类、海洋科学类、生活类,在各类中又列出若干个主题,在各个主题中,又设计若干个活动主题式项目供师生参考。师生在课程实施中还可另选合适的主题。具体如下:

课程类别

学科领域

目号

科目名称

年级

核心教师

乐探

综合类

1

有趣的动植物

钱晓辉

2

中华传统礼仪

徐颖霞

3

环境保护

黄连红

4

低碳环保生活

张明

5

戏剧艺术探秘

田小玲

 

(二)内容安排

原则上根据分年级目标中指出的各年级每学期的目标侧重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学科教学统整建议》梳理的探究主题进行甄选,以《学习包》为辅助参考,结合其它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学习包》中主要是预设的主题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关注焦点、兴趣导向,生成新的活动。

活动主要以主题单元活动形式呈现,一个主题单元中有若干个活动组成。实际操作中教师可灵活选择,可选取主题单元中的一部分实施。教师在自主设计活动时,内容组织可以遵循主题单元形式,也可以以独立活动形式呈现。

四. 学校教学安排

学校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提高课程难度,杜绝随意增减课程或周课时总量、随意提前上学时间和延后放学时间的现象。

(一)学校课程安排

1、闵行区中心小学课程计划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    文

9

9

6

6

6

(1)一年级入学初,设置4周的学习准备期。

(2)一至五年级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数    学

3

4

4

5

5

外    语

2

2

4

5

5

自    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    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6

27

28

28

28

兴趣活动

(含体育活动)

国学/心理

1节

国学/心理

1节

 

健康与幸福

1节

课程统整/心理/STEM

1节

课程统整/心理/STEM

1节

△三四五年级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形式,开设短周期兴趣活动,供学生选择。

△一二年级安排的“国学/心理”,单周上“国学”,双周上“心理”。

△四五年级开设“课程统整/心理”,单周上“课程统整”,双周上“心理”课。

△一年级体育活动2次,其中1次安排在课后(周三下午的快乐30分)。

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快乐活动日”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学校每周安排1个半天(按4课时计)实施“快乐活动日”,每学年安排30次,课时总量为120课时。学校统一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分主题进行“快乐活动日”。快乐活动日整合了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部分社会实践活动。

一年级入学第一个月利用拓展型课程中的班队、快乐ABC、智力魔方和探究型课程组织开展“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课。

赏读1节

智力魔方

1节

智力魔方

1节

兴趣

1节

兴趣

1节

兴趣

1节

快乐ABC

1节

快乐ABC

1节

游泳

1节

体锻

1节

体锻

1节

体锻1节

体锻1节

体锻1节

体活1节

体活1节

共5节

共4节

共4节

共4节

共4节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至2周

每学年2周

学生必修;时间可分散安排。部分活动还将与“快乐活动日”整合开展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整合“快乐活动日”开展主题式探究活动,学生必修,每周1课时,也可集中使用。

午会

每天15分钟

每天中午12:50 — 1:05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3

33

34

34

34

每课时按35分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