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和谐 和美发展

(2018学年课程计划)

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

执笔:唐为民 刘慧娟 张伟芳

 

目    次

 

一、背景分析

㈠政策背景分析

㈡学校现状分析

㈢课程计划实施分析

㈣重点攻关

二、课程目标

㈠课程建设目标

㈡教师发展目标

㈢学生发展目标(表1)

㈣三类课程目标

  • 课程结构(表2)

四、课程设置

㈠制订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

㈡学校课程计划总表(表3)

㈢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表4)

㈣课程设置说明

五、课程实施

㈠基础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㈡拓展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㈢探究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六、课程评价与管理

㈠教师教学评价

㈡课程效果评价

㈢学生学习评价

七、附件(4份)

一、背景分析

课程是撬动学校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支点,旨在为学生的成长储能,为教师的发展助力,为学校的改革奠基,以今天的课程培育未来的公民。

课程计划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它的编制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它才能更加遵循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课程计划虽然每年都会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但随着新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更新完善。

1.政策背景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并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要求未来上海的教育,更好地公平惠及所有学生”“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意见》还提出了培养“认知、创新、合作、职业”四种关键能力;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2018年3月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促进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导向,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培育,丰富学生学习实践经历,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37号文件)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丰富学生放学后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学生放学后的看护工作,缓解部分家长接送和照看学生的困难,切实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

《闵行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方案》确定了“深化应用闵行教育‘优质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实践成果,尊重师生差异,关注学校个性,促进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发展,形成学校营造、教师主导、家长支持、社会认同的个性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建构闵行区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策略和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一个适合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闵行区基础教育体系,为实现闵行基础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美好期待愈加迫切。办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好地体现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真正做到“让学无处不在,让校不可替代”,是需要全校上下不断追求、探索和践行的。

2.学校现状分析

1998年起,上海市二期课改以来,颛桥小学的课程建设,大致走过了建立和完善新课程结构——充实和丰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内容——整理提炼、基本形成颛小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建立“快乐活动日”机制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导向的课程计划变革等路径,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成果。可谓是传统优良,底蕴深厚,文化丰润,特色彰显。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完备,校园环境宜人,教师结构均衡,生源结构稳定,“和美大榉树”校本课程经多年打造已有雏形。

在2018年颛桥小学创立11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无论是各级领导、社会百姓,还是内部师生员工,都有使颛小成为一所能够体现闵行区百年学校形象的、既充满江南雅致韵味又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百年学堂的期待。

为此,我们要以学校课程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突破口,进而增强学校变革转型的动力,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价值,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⑴办学理念

多元和谐,全面发展:一是,颛小作为普通学校,所面对的是有着显著差异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只有以丰富的课程、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才能更好实现各类学生的和谐发展;其二,还要努力实现多视角下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以及与社区的协同发展。

⑵课程优势

学校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标志。我校重视课程建设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以“多元和谐、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遵循课标、以校为本、多元学习、全面体验”为策略,以“规范性、多样性、实践性、发展性”为原则,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形成了“和美大榉树”校本化课程系列,在学校德育、学科教学、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体育教育等领域基本做到均衡特色发展,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初步构建了多样化的学习生态。

⑶队伍优势

学校优化“学校引领、自主规划、日常改进、合作发展”这一校本培训方法,构建了个人发展规划、课堂改进计划与微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机制。强化骨干引领团队机制,采取“制度保障,提升素养;骨干示范,带活团队;主题引领,任务驱动;共同参与,反思重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在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优化日常研修管理,以教科研为指导,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意识和教学品质,逐步形成了“建、观、验、述、议、跟”六大环节的“教学体检”的校本研修模式。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进展平稳,师资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都呈现出进一步优化的趋势。

⑷学生优势

基于学生多元和谐发展的理念的和学校“和美大榉树”(幸福1+6)课程的不断完善,我校学生在学业发展、美德知行、艺苑集萃、绿色体验、灵动健体、悦读驿站、数字乐园等各领域都得到了丰富的实践成长,并形成了以“颛小鼓娃”等为代表的学校品牌,学生参与各类成长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得到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⑸文化优势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丰润,教师启颛蒙正,温润而泽,学校文化发展架构清晰,校内外对颛小办学核心价值的认同度高,凝聚力、向心力强。并且随着办学区划的调整,本校现阶段的生源数量优势正在呈现,有助于实现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学。同时,颛桥地区民间文化活动的繁荣开展和颛桥镇学区化、一体化办学的推进,也为我校的特色化办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托。

3、课程计划实施分析

2017学年,我校严格根据市课程计划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计划,三类课程开设齐全,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课程计划落实较好。

学校根据年段学生的特点、需求与发展目标,强调学生立场与儿童发展观。加大对班级建设的研究力度,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完善年段学生工作的主题与序列,改变点状的工作、思维方式。构建兼融“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序列”“学生成长特征”三位一体,三维并举的学生发展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校园文化、社会资源育人功能的整合。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增强创造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健康、自主、快乐发展的人。

学校在“多元和谐,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课程标准强化教学规范,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的认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关注学生自主体验认知,强化生命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发展。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加强学科校本化整体架构的探讨,形成符合校情的操作方案。学校积极探索微课题研究型课堂教学改进方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变革原有的教研模式,探索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在传承优秀非遗文化——“安塞腰鼓”的过程中,提炼出了“知难而上的猛劲、百折不退的韧劲、张扬个性的能劲”的“颛小鼓娃精神”;在行规教育方面,学校形成了“八礼”课程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新基础教育“生命学派”的教育思想;《礼润颛小》《颛小鼓娃》《体验自然 绿色生活》的校本教材在相应的年级使用。继续抓好特色项目建设,在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呈现稳健发展的势头。

4、重点攻关

⑴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计划,优化拓展、探究型课程方案。

⑵“快乐30分”拓展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⑶形成基于课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等第制校本评价方案。

⑷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实施STEAM课程实验。

 

二、课程目标

㈠课程建设目标

办学宗旨:多元和谐,全面发展。

育人目标:培养多而有长、和而不同,多元和谐、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结合校情,充分融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型课程、深化拓展型课程、优化探究型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绿色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进一步聚焦和彰显办学特色。确立学生为本的绿色质量意识,关注个性化教育,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聚焦教育的本原价值,改革教与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内涵品质,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

㈡教师发展目标

坚持“学校引领、自主规划、合作发展”的校本培养模式,造就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人文素养深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务精湛、人员结构合理、业务特色鲜明、充满智慧与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探索课程的“私人定制”,整体提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支持度、匹配度和促进度。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国家和学校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从优势入手、革除弊端、理论应用、借鉴创新等模式切入,制订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学校形成规划制定、交流、实施和阶段性评价一体的运行机制。以“教学体检”校本研修模式和微课题研究,促进日常教学中在团队合作下的个体反思与智慧创生。形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希望之星等层级清晰、发展主动、合作共进、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

㈢学生培养目标

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和美大榉树”校本课程,深化“两纲教育”,落实行为规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专题教育和校园文化常规活动,建设温馨教室,培育优秀班级集体;保障学生安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卫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协调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化教育,让学生在差异化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时空中经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推动家庭教育,拓展社会资源,努力实现共享共融,为孩子成长争取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表1:分年级目标:

年级

目标

一年级

⑴初步认识校园,融入小学校园学习生活,初步参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感受校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习基本生活劳动。

⑵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肯到学校上学,对学校有亲近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参与认识大自然。

⑶对学习初步建立起兴趣,初步具有基本的学习习惯,能够参与各课程的学习,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

⑷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并具有相互帮助的意识及行为。学习审美。

⑸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体育活动,具有初步的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学习自我保护。

二年级

⑴基本熟悉校园生活,能主动参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感受校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初步具有学校规章的意识和遵守的愿望。学习基本的生活劳动。

⑵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主动到校学习,对学校、班级有亲近感。向往认识大自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

⑶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参与各课程的学习,学习主动参与阅读、表达和运算等方面的学习,学习想象和质疑的方法。学习探究和动手操作。

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主动性学习。

⑷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同伴之间能够相互帮助。能初步分辨美与丑。

⑸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学习自我保。

三年级

⑴熟悉校园生活,能比较主动地参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感受校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基本了解学校规章制度,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生活劳动能力,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⑵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爱学习,爱班级,爱学校,主动认识大自然。初步具有观察、比较、辨别和概括的意识。

⑶对学习具有较好的兴趣,具有基本的学科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参与各课程的学习,并初步具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有阅读、表达和运算能力,有想象和质疑的意识。学习探究和动手操作。

⑷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具有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肯帮助人,具有基本的合作能力。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

⑸能比较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具有较好的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年级

⑴熟悉校园生活,能主动参与校园学习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比较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⑵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爱学习,爱班级,爱学校,积极主动认识大自然。初步具有观察、比较、辨别和概括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生活劳动能力,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⑶对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各课程的学习,具有独立完成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和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质疑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

⑷能主动与同伴友好交往,具有合作意识,肯帮助人。向往美好事物,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⑸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具有较好的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年级

⑴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惜时守信,诚实正直,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乐于参加公益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⑵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⑶掌握语言、运算、社会和自然常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和运算能力;具有基本的观察、比较、辨别和概括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富于想象和好奇心,敢于质疑。

⑷学会倾听,愿意合作,乐于分享;能感受美、欣赏美。

⑸喜爱体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开朗自信,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类课程目标:

1.基础型课程:依据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学校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发展规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体现共同基础要求,落实基础学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情意发展,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达成学科发展基本目标,具有符合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学习发展态势,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合宜的发展,具有初步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爱国情怀。本学年要在学业水平和学习状态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2、拓展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发展、不同方向发展的学生学习需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方面、审美观、价值观、爱国情怀的发展。

3、探究型课程:初步形成对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和周围所发生的某些简单的问题或专题进行关注,并主动探究的兴趣、意识和态度;通过亲身实践和与他人合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或实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初步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多种途径采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初步懂得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解决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亲近自然环境、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学校民族精神教育体系;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方面、审美观、价值观、爱国情怀的发展。本学年要在课程的设计方面进一步优化。

三、课程结构

本校课程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

表1:颛桥小学课程体系:

课程与学习领域

年级与科目

课程类型

基础型

课程

拓展型

课程

探究型

课程

国家

课程

语言文学

语文

体现共同基础要求,落实基础学力

体现不同的基础,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发展需求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

数    学

数学

外语

英语

社会科学

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

自然科学

自然

技    术

信息科技、劳技

艺    术

唱游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身

体育与健身

地方课程

(闵行区)

游泳

 

区政府实事项目,安排在三年级

 

“电子书包”

区教育局实事项目,我校为实验校

 

学校课程

“七彩俱乐部”系列活动

 

学生课余活动

 

小手球

 

安排在一年级

 

小足球

 

安排在二年级

 

腰鼓

 

安排在三年级

 

绿色生活

 

安排在四年级

 

一剪美

 

安排在四年级

 

专题教育与社会实践

 

各年级专题教育及校园文化系列活动

 

                   
 

 

四、课程设置

㈠制订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以学生多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符合当今课程理念,具有本校特色的“和美大榉树”课程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各类课程在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正常实施;充实拓展型课程,开发探究型课程;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活动课程,

依据上海市教委颁发的2018学年课程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和美大榉树”校本课程基本内容:

模块名称
核心目标
重点内容
备注
美德育心
明理爱国 弘扬民俗
文明礼貌 团结合作
礼润颛小、浓情节韵、温馨班级、快乐实践

 
国粹润心
传承民俗 彰显特长张扬个性 以美导德
鼓韵、剪艺、民乐、缤纷工艺

 
生态养心
走进自然 珍爱生命
美丽校园 绿色生活
自然观察家、自然科学家、自然艺术家

 
强身健心
民俗先导 项目融通
整体联动 强身立魂
民间游戏、手球足球、阳光体育

 
书香清心
快乐阅读 表达自我
绿色引航 鲜润生命
校园读书节、“EMC”嘉年华、儿童诗歌创作

 
智创扬心
提升素养 强化实践
自主乐学 创新拓展
儿童创客与影视制作、电子书包、网上课堂、STEAM课程

 

㈡学校课程计划总表

表3:颛桥小学2018学年课程设置与周课时安排表

年 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语    文

9

9

6

6

6

数    学

3

4

4

5

5

外    语

2

2

4

5

5

自    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    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5

26

27

28

28

兴趣活动

或体育活动

5

4

4

4

4

部分内容采用“快乐活动日”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每周一下午半天(按4课时计)落实“快乐活动日”机制。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至2周

每学年2周

周课时数

5

4

4

4

4

探究型课程

(主题探究)

1

1

1

1

1

晨会

每天15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总课时量

33

33

34

34

34

 

㈢校园文化主题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围绕三个主题:

1.以非遗传承为引领的艺术教育系列活动;

2.以绿色生态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系列活动;

3.以多样化为特征的体育与健身活动系列。

表4: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安排表

 

时间

活动主题

核心活动

一、二月

迎新孝亲月

迎新年活动

三月

爱心奉献月

小榉树公益活动、学雷锋活动

四月

快乐读书月

读书节系列活动、清明节活动(运动会)

五月

艺术体验月

艺术节系列活动、端午节活动

六月

智慧成长月

儿童节系列活动、毕业典礼

七、八月

社会实践月

暑期社会实践

九月

民族精神教育月

校庆纪念周、教师节活动

十月

爱国教育月

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十一月

科技创新月

科技节系列活动

十二月

体育健身月

体育月系列活动

 

 

课程设置说明

依据上海市2018学年中小学课程计划和本校特色课程内容设定。

1.周总课时量

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为32节,三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为33节,四、五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2.学习准备期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前4个星期,对学生进行学习准备期的教育,达成幼小衔接,让学生顺利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目的。根据市教委的精神和学校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师生的情感交流等,以学生发展为本,帮助孩子从幼儿园的生活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培育学生主动地学、快乐地学、持续发展地学的意识,初步养成积极到校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确保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3.“快乐30分”拓展活动

    “快乐30分”是面向小学生开展的课后校园活动,基于小学生及其家长的现实需求,整合多种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属于课外公益活动,不向学生、家长收费或转嫁任何费用。每周安排4次(周二~周五每天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可以和学生成长项目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努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不进行集体学习新课或进行集体补课。

 4.体育活动

学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切实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加强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和体育活动器材,努力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体育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及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⑴作息时间

科学合理编制作息时间,学校把星期一下午定为全校“快乐活动日”课程落实时间。安排好每个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课程(每周的“三课两活动”和每天的两操活动时间)。

精心安排每天的作息,根据学生在校时间,从早上8:00到下午4:45之前的时间段,分出早锻炼、午间活动和放学前活动三个课余时段,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户外活动。

确保12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适当的活动,调节身心。

⑵课务安排

严格执行市教委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健身课程,均衡落实每天体育锻炼课程,每天安排早操和课间操(各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

⑶活动安排

根据学校规模和现有场馆体育设施和设备,编制好全校各班体育活动的每周安排表,做到活动时间保证,活动内容保证并轮换。其中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为全校统一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按照区政府的实事项目要求,在三年级安排游泳课程,每周每班1小时为一个学时,每学期安排14学时,排入课表。

落实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体育月活动,确保全体学生参与,落实小手球、小足球课程,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

将艺术活动和科技活动融于七彩小剧场、生态阅读、少年宫等活动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快乐30分钟”活动和学生看护工作指导,做到让每个学生有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艺术和科技教育活动。

4.各年级重点学习项目

⑴德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五年级)

⑵艺术:腰鼓(三年级),剪纸(四年级),民乐(社团)

⑶科技:生态教育(四年级)

⑷体育:跳绳(一年级),足球(二年级),游泳(三年级),篮球(社团)

5.教材选用

本校的国家课程教材,均采用由教育部或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准予使用并经新华书店发行的出版物。校本教材由学校自己编写的正规出版物或网络资源构成。

6.快乐活动日安排(每周一下午)表5

类别

节次

时 间

内 容

年 级

健身活动

12:55~1:00

室 内 操

一~五年级

班级活动

1:00~1:20

午    会

一~五年级

第5节

1:32~2:07

自主拓展(附表2)

一~五年级

健身活动

2:19~2:24

眼保健操

一~五年级

第6节

2:24~2:59

体育活动

一~五年级

第7节

3:11~3:46

班团队活动

一~五年级

 

 

五、课程实施

㈠基础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1.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引导教师认真贯彻与执行市、区有关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注重两纲教育的渗透以及和学校特色课程的融合,依据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学校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发展规律,通过教师的转变,带来课堂的转变,学生学习的转变,学生家长的转变,正本清源,回归教育的本真,让教育成为生命之需,让教育为生命的成长服务。

2.操作要点

⑴各学科严格按照《上海市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的设置,落实“教学五环节”要求,确保每课时教学计划有效实施。

⑵一、二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均采用教育部审定的教材。

⑶一年级拼音采取集中教学的方法。为进一步贯彻小学一年级入学“零起点”政策,提高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采取集中教学,集中教学的时间达50课时以上,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汉语拼音学习时间,借助汉语拼音学习逐步打下学习汉字的基础。
   ⑷ 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学习与理解,推进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主动收集学生意见、改进教学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学业负担的评价。制订学校等第制评价方案,全学段采用等第制评价。依据区《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教育》方案要求,开展基于数据的校本学业质量评价,推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评价改革;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家校环境。

⑸定期开展“教学体检”活动。通过团队诊疗、自我分析等途径,以“建”、“观”、“验”、“述”、“议”、“跟”等六大环节,定期进行教学五环节的多种检查,促进自我改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品质。

⑹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用云录播系统、电子书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用于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教与学。

⑺加强艺术、科技、体育教师的培训,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保证特色项目的发展。

⑻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技术课程要求,并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本校实际、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

⑼各年级兴趣活动课程安排

一年级:共5节,分别为“体育活动”2节,“英语拓展”1节,“校本教材—跳绳”1节,“自主拓展”1节。前四周安排“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二年级:共4节,分别为“体育活动”1节,英语拓展1节,“校本教材——手球”1节;“自主拓展”1节

三至五年级:共4节,分别为“体育活动”2节,校本教材(腰鼓、剪纸、心理),自主拓展1节(根据拓展课安排表供学生自主选择,分别为:“国画”、“舞蹈、“器乐”、“合唱、“工艺”、“科技”、“风筝”、“剪纸”、“课本剧”、“文学”、“手球”、“腰鼓”和“电脑”等)。

⑽各年级班队活动每周1节。全校统一安排在周一第7节课,以月为单位,第一周校会,第二周校队会,第三周班队会,第四周班级争章系列活动。

㈡拓展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我校拓展型课程的科目主要包括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人文类、工艺类这五个科目组。拓展型课程按其内容的设置,分为限定拓展课程、自主拓展课程两类。限定拓展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修学习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各年级学生全体参与。自主拓展课程则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段,分为学生必修学习课程和自主选择(自修)学习课程。

1、限定拓展课程主要内容

  • 限定拓展课程安排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两大类: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如由学校、社区举办的社区服务;每学期由学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根据《上海市2018学年课程计划》,结合我校编制的《颛桥中心小学2018学年专题教育活动安排表》开展教育活动,如学校的主题系列活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七彩俱乐部、“体育月” 等活动)、班团队活动等

 (2) 各年级限定拓展课程操作要点

①“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课程主要采取非授课的方式进行;“专题教育类”依据日课表,编排相关的授课计划,利用班队会课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教育,利用午会课开展安全教育、行规教育和健康教育等。

②各年级班队活动每周1节。全校统一安排在周一第6节课。根据我校学生部计划,以月为单位,第一周校会,第二周校队会,第三周班队会,第四周班级争章系列活动。

2、自主拓展型课程

  • 主拓展型课程安排

年级

周课时数

课程内容

备注

必修

自修

5

跳绳+体育活动2+英语

自主拓展

    在普及课程的前提下,成立对学生有更高要求的学校社团。

4

体育活动2(其中1节手球)+英语

自主拓展

4

腰鼓+体育活动2

自主拓展

4

剪纸+体育活2

自主拓展

4

心理+体育活2

自主拓展

 

 

⑵自主拓展课程主要内容

A、社团活动:其中在自主拓展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自愿参加和指导老师物色相结合组成团队,形成学校的社团(兴趣组),开展活动。

B、以年级为单位的自主拓展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学校共42(按照1:1.5 应该是45)门课程,学校根据老师们的特长以及学校的特点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目前已初步形成相应的自编教材。

⑶自主拓展课程具体安排

活动时间:第3周至第18周,每周一第五节课为全校统一的拓展活动课。

表6-1:2018学年颛桥小学二~五年级拓展型课程安排表

类别

序号

科目

指导教师

参加对象

活动地点

 

1

器乐(中午12:20--第5节课)

李睿

 

师挑选

手球馆二楼

器乐室

2

儿童想象画

茅燕

一二年级每班 2-3人

南自然教室(1)

3

国画

朱沁赟

三~五年级学生

每班1-2人

南生活与劳动室

4

书画社

王甜

一至五年级(生自愿)

北生活与劳动室(2)

5

书法

李皛

0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