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自觉

——闵行区诸翟学校 “使觉”课程方案

一 学校情况分析

诸翟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诸翟学校的前身“私立使觉小学堂”正式创办,1999年诸翟中学和诸翟中心小学两校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新优质学校的项目引领下,我们成功入选了“新优质学校”项目领衔校,突破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瓶颈,锁定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按照规划制定的时间节点和任务措施,进行了精心的实施。无论是在“使觉”文化的引领方面,还是在与“使觉”文化相整合的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领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成长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师生的能动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教师层面:学校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工作责任心强,而且谦虚好学、乐于奉献、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积极向上,原意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初步形成了一支团结合作、心态开放、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开放意识、师生的互动、生成资源的捕捉等方面比较欠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不令人满意,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提高。骨干教师基础不够大,教育教学中比较有“亮点”的教师还不多,各学科尚缺少具有引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学生层面我校参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状况良好,体重指数、负面情绪比例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日常学习生活方面主课程的学习较为轻松,但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在学生“品行修养”、“学习求知”、“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校内自查。“品行修养”方面: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占学校60%以上比例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子女缺乏科学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较大;“学习求知”方面: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家庭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学习上长期存在着畏难情绪;“个性发展”方面:学生乐于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但是无法根据自身特长参与社团,学校社团发展还层次不齐,种类局限,未形成系统性。

二 学校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使觉精神和使命感的当代学生”的育人目标,塑造自觉修身、自觉求知、自觉实践,具有“使觉”文化印记的学生。

我们所指的“使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敏锐力和信息力,可以敏锐地感知世界、获取信息、觉察关系和变化,此“觉”为觉察、觉知之意;二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洞察力和思考力,具有理性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此“觉”为觉疑、觉思之意;三是使学生在生存发展中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可以拥有个性化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可以拥有济人济世的胸怀和敢为人先的信仰,此“觉”为觉悟、觉醒之意。

(二)课程建设目标

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做实基础型课程,做强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做亮特色课程,完善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特点,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

(三)教师发展目标

以“自觉觉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将课程的实施、开发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整合起来,提升教师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教师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能力。

三 学校课程结构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培养具有使觉精神和使命感的当代学生”的育人目标,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特点,在学校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重组,构建如下图所示的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分为觉智课程、觉创课程、觉雅课程、觉践课程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中包括规定的国家必修课程、由学校确定的校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知识拓展类、科技创新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四大类。   

说明:

为了将学校使觉办学理念更深入进我们的课程,让使觉文化在课程中更好的加以诠释,我们提炼出了课程的核心理念:具有一种使命(社会责任感);培育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三种能力(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觉智课程:觉智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着重于学生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能较好地掌握立足于“有问题、敢质疑、会探究、能生成”的课本知识,主要包括知识拓展类课程。必修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选修课程包括思赏行深度阅读课程、红领巾读书读报、古诗词乐歌、有趣的数学游戏、纷分英语等。

觉创课程:觉创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类课程。必修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劳技、探究等。选修课程如地理中国、校园常见植物、小木工、车模、航模、STEM创新实验、创客空间等。

觉雅课程:觉雅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品行素养,着重于对学生端正的品格、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的形成。主要包括艺术、健身、兴趣类课程。必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游泳、网球等。选修课程包括合唱、舞蹈、打击乐、堆绣、古筝、太极、足球、音乐剧等。

觉践课程:觉践课程以德育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自觉觉人的成长理念。必修课程如礼仪课、乡土课程、社会实践、校园四大节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选修课程包括领袖素养课程、志愿者服务、红十字会、健康成长工作站、心理课程等。

以上课程只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作了一些基本分类,但“智、创、雅、践”四维目标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独立体,这四维目标中有交叉,有融合。因此,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统筹兼顾、交相融合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力求尽善尽美。

四 课程实施策略

必修课程实施策略:

1.重组国家必修课程

学校根据上海市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制订学校课时计划,严格按照课时要求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劳技等的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同时,依据学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两大课程培养目标,将网球课、游泳课、古筝课程、《诸翟 我的家乡》乡土课程、《堆绣》课程和《STEM创新实验》课程融入课表,重组体育活动课、音乐课、美术课和探究课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科特色建设。

2.探究有效的必修课教学模式

在学校“使觉”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整合课改要求,结合校本实际,着力研究诸翟学校“使觉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学科课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和策略的改进,关注课堂实效,创建有“使觉”特色(“有问题”、“敢质疑”、“会探究”、“能生成”)的课堂。 

选修课程实施策略:

1.多元灵活地实施选修课程教学

选修课程开设,应注重自主申报与校级定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教育内容,由学校牵头组织课程开发;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选择、引进课程;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评估,对符合学校教育目标的课程支持教师开发;广泛开发社会资源,发挥个别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专业优势辅助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学习方式

探索适合选修课程的课程学习方式,从学生层面探索运用研讨式、辩论式、自主探究式、网络在线学习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索实施“基于主题学习的协作探究”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 课程管理与评价

为了更加规范、有效地实施学校使觉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的评价功能,学校根据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一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诸翟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订选修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以保障学校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

1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规范化。学科组和开课老师都要按程序首先申报课程,填写好申报表。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课程实施。上课时每节课教学都要有教案,配合有其它形式的课程资源(例如,PPT,视频资源,实验资源等),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力争形成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过程接受学校选修课程过程性评价考核。

2加强学生选课的指导。学生在选课时期,相关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选课,做到兴趣和潜能的合理匹配,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校课程质量,促进学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效果提高,学校在原有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学质量高、教学效益好的必修、选修课程给予相应的奖励。学生方面,由“使觉站站通电子交互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评价。通过十个站点公开透明的考核,学生将获得一定数量的使觉币,采用“银行储值”—“一卡流通”—“定期结算”的形式,形成使觉直通车的“站点”交互。这一评价系统将是我校“学生发展成长体系”中的“觉”字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学生们乘上“使觉直通车”,手持“站站通”成长卡,进入各“站点”,实践体验学习技能、学会做人,收获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