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2017学年课程计划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创建于2013年,由闵行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目前,学校共有12个教学班,高一、高二、高三各4个教学行政班。学校共有近469名学生就读。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62人,任课教师47人,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17人,二级教师22人。35岁以下年轻教师26人,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人,骨干后备4人。

  • 学校背景分析

学校SWOT分析表

因素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地理环境

·人口导入

·高校毗邻

·交通不便

·周边初级中学偏少

·各类教育资源整合

 

·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受地域影响

硬件设备

·新建校设备新而全

·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不够

·创新实验室管理经验不足

·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创新实验室管理工作空间大

·网络资源的开发

教师资源

·年轻教师队伍新课程理念接受快,适应性强

·教师敬业精神强

·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经验

·缺少名师、特级教师

·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

·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转型

·师资流动带来不稳定因素

学生状况

·学生素质高、学习主动性好

·学生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

·视野不开阔,缺少目标意识,自我规划能力薄弱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化成长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应试教育的压力

家长配合

·家长关注度高

·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

·家长教育理念的引导和更新

·过度关注分数

·家校沟通多渠道、更便捷

·参与学校管理,增加观念沟通

·对高考改革下的新教育理念解读不到位

社区参与

·浦锦街道与学校联系紧密,对学校工作支持

·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协作 不够

·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

·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协作模式不明朗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现代素养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学校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上海的城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生源状况、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等情况,确定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十三五”期间,在“发展教育”的思想引领下,学校要进一步创设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为学生成长、成人和成功提供扎实的知识与能力准备。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和改善品德与人格教育,着力于塑造健全、向上、积极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与发展中所必须的现代素养,特别关注公民素养、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意识、创新精神和生活志趣等现代素养的培育。

(二)学校课程发展目标

秉承“让每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强化课程内涵、过程管理、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的方面,逐步构建“融通、开放、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融通—拓宽教育的内容视野。改变传统教学学科独立、各自为战的局面,理解学科学习内容之间地关联,各学科之间加强合作、相互渗透,打破学科界限,发挥各科优势,尝试进行综合教研,共同建设开发学校课程。

开放—拓宽教育的评价和方法视野。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片面、分数为上的评价方法,在学校课程中探索构建多维度、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真实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初步建立学分制管理办法。

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应该是动态地,而非一成不变。对所开设地课程需逐步建立起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方法,促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使课程的结构、内容、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选择和个性成长地需要。

(三)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三、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结构要做到目标统一、结构多元、差异发展。

 

 

 

  • 学校整体课程框架图

 

 

 

(二)学校整体课程结构表

学习

领域

基础型

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限定拓展

选修拓展

自主拓展

语言文学领域

语文

“经典阅读”——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化经典;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化作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古诗文阅读鉴赏

编导艺术

 

学生社团活动

双新平台课程

、创新实验室

S

T

E

M+

课程

景观文化课

项目

课题研究学习小组

英语

“英语文化”——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经典文学、影视等文化作品,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对比中西文化异同。品味优美语言和深沉情感的过程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表达理解水平。

英语角

魅力法语

简单日语入门

英语文化节

英语演讲与辩论

西方文化和圣经

数学领域

数学

“数学思维”——高一:参加图形计算器的培训,让每个学生可以亲历图形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实验的乐趣。

高二:《立体几何》与《平面向量与几何》,空间结构的代数化让学生从形中悟出数的原理。

数学思维拓展

TI图形计算器

科学科技领域

物理

为顺应新高考,在高二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的限定性拓展课,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科知识,向等级考试学科要求过渡。

 

益生菌的应用、剑桥化学与离子液体、化学趣味实验、物理课题研究、可替代能源的混合动力车、机器人、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思维拓展。

学生社团活动

双新平台课程

、创新实验室

S

T

E

M+

课程

景观文化课

项目

课题研究学习小组

化学

生物

信息

社科人文领域

政治

为顺应新高考,在高二年级开设政治、历史、地理的限定性拓展课,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科知识,向等级考试学科要求过渡。

金融创新实验室

时政思辩

竞观奇“辩”

政治哲学

历史

地理

实践体验领域

景观文化课

高一:南京、扬州文化景观课

高二:杭州、绍兴文化景观课

 

生涯

规划

高一高二:职业测评、学生讲座、自我展示

高三:生涯规划与志愿选择相结合

生涯规划拓展

生涯实训

 

对外

交流

 

寒、暑假到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的文化交流活动

学军

学农

高一:学军

高二:学农

 

志愿

服务

高一高二:60课时志愿者服务

高三:利用寒假自主选择志愿服务内容和地点

艺体技能领域

艺术

学生走出校园到上海各大博物馆、艺术演艺场馆进行观摩,欣赏名画、名曲,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生活情趣。

音乐艺术欣赏、合唱排练

创意版画、陶艺创新制作

体育

秋季运动会

篮球比赛

足球比赛

青春健美操、足球小将

我乒我乓、舞蹈与瑜伽

羽毛球、篮球

劳技

 

各类创新大赛

 

 

 

(三)学校研究型课程结构

(四)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

 

课次

主题

主讲人

1

职业测评

N/A

2

生涯规划课总述:

用智慧选择快乐

钱静峰

3

自我认知:

职业测评报告解读

William Chan

4

初识职场(1)

实训基地代表

5

初识职场(2)

实训基地代表

6

海外高校青睐怎样的学生?

张婧尔

7

学生汇报

N/A

四、2017学年学校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课程

学科

高一

高二

高三

说明

语文

4

4

4

  • 为满足学生学习、考试要求,总课时不变情况下,分别在高一、高二开设生物和地理;
  • 高二年级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学科实施分层教学,参加等级考学生走班上课,在合格考内容基础上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 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为满足走班需要,体育课、自修课和走班课穿插进行,确保加试不同学科的学生每周3节体育课;
  • 作为一所新学校,鉴于师资问题,劳技课于学期末集中开设,确保总课时不变;

数学

4

4

4

外语

4

4

4

物理

2

2

/

化学

2

2

/

历史

2

2

/

思想政治

2

2

1

生命科学

2

1

/

地理

2

1

/

艺术

1

1

/

体育与健身

3

3

3

信息科技

2

/

/

周课时数

30

22

13

体育活动(第9节周三周四)

2

2

2

  • 高三年级针对已完成相关学科基础型课程且准备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开设政治、历史、物理、化学拓展型课程,每学科开设4课时;
  • 社区服务活动于学期末集中开设。

 

经典阅读

2

2

4

英语文化

2

2

4

数学思维

2

2

4

学科拓展

/

6

8

英语听说

/

/

2

学科诊断

/

/

4

专题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每学年2周

研究型课程

人文探究

0.5

3

/

 

理科探究

2.5

3

/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40分钟

 

周课时总量

40

40

40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五、学校课程的实施

(一)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努力做到三个年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实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细化在三类课程中在三个学段分步实施。

2、进行“实践教学民主,革新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探索。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激活思维和情感,获得积极地学习体验:不过于焦虑,心理安定;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兴趣浓厚,有成就感;善于表达和沟通,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思辨能力和包容心,尊重科学真理。

3、借力信息化,优化课堂组织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认知方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相呼应。为此需要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创设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核心素养提升创设条件。

4、加强团队合作,发挥教研组力量,共建校本数字化资源。学校教师队伍年轻,要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需要强练内功:备课组活动定时间、定内容、接地气;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主题、见实效;备课组形成学习互助组,教研组形成研究共同体;注重资源共享、资料共建,逐步形成校本数字化资源,推进各学科持续有力地向前发展。

(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在设计、实施拓展型课程科目时,必须做到有清晰地课程实施纲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评价。

(2)教师在借用其他教材实施拓展型课程时,要结合学生情况做校本化改造。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或讲义。

(3)教师上课前,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不敷衍、不将就,认真对待每一堂拓展课。学校对教师拓展课教案进行评比和指导。

(4)拓展课教学采用“走班”形式,任课教师需严格落实点名制度,保障日常教学秩序。

(5)鼓励学生在拓展课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地提升。

2、对学生的要求

(1)选修课程学习的申报每学期一次。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

(2)除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外,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社团活动形式进行自主拓展学习,不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必要时可向相关学科教师寻求帮助。

(3)端正拓展课程的学习态度,上课积极投入,认真完成老师的课后作业和考核任务,学有所获。

3、拓展课程实施流程

(1)课程申报(2017年6月-7月):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填写申报表格交至科研室。

(2)课程审批(2017年8月):科研室和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对教师提交的课程进行审核。

(3)课程立项(2017年8月):科研室将立项课程整理后编订《2017学年度拓展课程简介》,交教导处登入网上选课系统。

(4)学生选课(开学第一周周末):学生进入网上选课系统选课。

(5)中期检查: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对课程的实施进行中期检查。

(6)课程考核(期末考试前一周):拓展课程教师按照评价方法完成对学生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构汇总至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学生成绩赋相应学分。

(三)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学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2、成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任务,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

3、通过必修讲座(包括人文和科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目标分解,分三个学段进阶式的进行研究性学习。

(1)高一: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景观文化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体验;成立校内课题研究小组,有确定课题和指导教师,每位同学至少参加一个小组。

(2)高二: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在景观文化课中开展研究或在拓展课程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完成至少一份高质量的结题报告;能够掌握课题答辩的方法和技巧。

(3)高三:完善课题报告;准备参加研究性学习真实性认证;整理研究性学习的佐证材料。

、学校课程的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价

(一学校课程的学生评价

1、基础型课程的评价

基础型课程的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 过程性评价:由学习态度10%、学习发展10%、平时学业表现80%组成,综合评定结果成为平时成绩。
  • 结果性评价:学年总评:上学期40%,下学期60%。

学期总评: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2、拓展型课程的评价

(1)可根据科目性质和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价计划,每门学科在课程提交申请时需明确评价计划,课程实施初将评价方法告知学生。

(2)提倡在拓展型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的方法、过程型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采取测试、表演、制作、演讲等。要探索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经验。

3、研究型课程的评价

制定研究型课程评价方案

(二分管理办法(略)

三)学校课程的评价

1、科研室协同教导处、教研组共同参与评价。

2、通过学生问卷、座谈会、学生学习成果、听课反馈等多种途径多维度评价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