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在都市田园里健康快乐成长

——浦江三中“都市田园课程”计划(2017—2018)

 

第一部分  学校课程背景分析

一、学校课程发展优势

(一)学校课程资源较丰富。在“五个浦江”建设中,一大批高科园区、产业基地和生活广场入驻浦江,给浦江带来清新的“都市”气息。同时我校地处三区交界的鲁汇地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民间风俗多样,乡土文化厚重,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发达,又有浓郁的“田园”味道。学校初步构建了“诚信、自主、健康、和谐”的校本课程体系,有以“诚信”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系列、以“健康”为目标的身心发展课程系列及以“和谐”为追求的可持续发展(ESD)课程系列。学校特色打造有相应的课程支撑: ESD科技课程、每天的快乐半小时、每周五下午三点钟的百部电影行(获2014年上海市特色项目)等。

(二)学校课程建设有突破。目前正在实施的《2013-2015年课程方案》中,能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市教委年度教学计划,注重三类课程的统整与融合,体系结构完整,能有效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提供多样的、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和选择、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各类课程。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或“较大”,98.3%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好”落实了学生体质健康相关工作要求。89.5%的教师认为学校“完全做到”“规范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三类课程和科目”。

在“减负”方面有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且取得一定成效。学校利用学生诚信作业记录表,分段抽样对连续三周的作业调查,全校回家作业平均每周611分钟。在2013年学生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KPI)16项中,有11项指标列全区中上水平;在2014年学校办学绩效指标11项中,有9项指标超全区平均水平。

(三)学校课程实施有抓手。在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后“茶馆式”教学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践研究》和市级项目《基于‘电子书包’的后‘茶馆式’教学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引领下,依托后“茶馆式”教学,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发展。价值认同,行政推动,引领后“茶馆式”教学的实施;分层递进,全员培训,领悟后“茶馆式”教学的精髓;任务驱动,活动推进,助推后“茶馆式”教学的实践;科研引领,项目跟进,促进后“茶馆式”教学的发展。

二、学校课程发展

课程发展空间

课程发展对策

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还不够明晰。

依据办学理念继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重视“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课程管理还有待完善。

做亮已有的学校特色课程。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哲学

一、学校教育哲学:有氧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呼吸。

二、学校课程理念: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第三部分  学校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讲诚信,亲乡土;善学习,会探究;勤健体,能创新。

二、课程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在都市田园里健康快乐成长

牢固秉持“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学校课程理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健康个性。

育人目标

课程目标

对应的主要课程或领域

讲诚信,

亲乡土;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诚信的意义,做到遵纪守法,文明友善,诚信负责;

了解家族、学校和家乡,了解基本国情国策,有家族荣辱,家乡情怀,民族自豪,学习传承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

语言文学;

社会科学;

诚信教育系列课程;

乡土教育系列课程;

主题教育系列课程……

善学习,

会探究;

掌握语言、数学、人文社会和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基本的阅读、表达和运算能力;有简单的分类、推理、归纳和演绎能力;有实验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团队观念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言文学;数学;技术;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拓展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

学科特色课程;……

勤健体,

能创新。

了解自我,珍惜生命,学会欣赏,热爱运动,有健康的身心和审美情趣,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自然,热爱科技,有环境保护意识,有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

体育与健身;艺术;

四大校园主题节;ESD课程系列;快乐半小时;百部电影行;学生种植园;三中星闪亮……

 

 

第四部分 学校课程体系

 

一、学校课程结构

浦江三中“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课程结构逻辑图

 

 

 

 

 

 

 

 

 

 

 

 

 

 

 

二、校本课程体系

 

 

 

 

 

 

 

 

 

 

 

 

 

 

 

 

 

 

 

 

 

 

 

 

 

 

 

第五部分 学校课程实施

一、课程设置安排

二、构建“有氧课堂”,推进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有氧课堂”的三个要素

1、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特别闷的时候水中会缺氧,特别闷的课堂学生也会缺氧。因此,“有氧课堂”的第一要素,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和学习目标的多维,将书中学和做中学有机结合,将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习得,还要关注习得所采用的过程方法,更要重视学习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活力。

2、心与心对话的课堂。

学生只有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的“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因此,“有氧课堂”的第二要素,强调以“议”为核心,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积极创设对话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心灵对话。

3、体生命成长课堂(包括“第二课堂”)

学习如果少了生活味,课堂就成了没有颜色的画,没有根系的树,就会失去了应有的鲜活。因此,“有氧课堂”的第三要素,强调学习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合理引入生活元素,有机融入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一种生活素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知识对于成长成功的助力,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

   (二)“有氧课堂”的操作建议

    1、理论学习。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有氧教育”学校教育哲学及“有氧课堂”的关键要素,使得教师对有关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2、提出主张。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就有关“有氧课堂”提出自己的主张,即“我眼中的有氧课堂”,200-300字即可。同时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讨论与评选。

3、设计教学。教师根据自己提出的主张,进行一堂“有氧课堂”的教学设计。同时组织在教研组范围内的研讨与打磨。

4、教学实践。教师根据教学设计,上一堂体现自己主张的教学观摩课。

5、反思改进。课后研讨,教师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对自己的主张做进一步的修正,并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再实施教学,然后再反思。如此几次循环。

三、搭建“有氧舞台”,推进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发展兴趣小组,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平台。

    (二)组建系列社团,为学生搭建实践体验平台。

(三)开设探究型课程,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第六部分  学校课程评价

一、细化“有氧课堂”评价标准:十个“一”。

二、进行学科特色课程的认证与评估。

三、推进家长参与课程的评价。

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