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2017学年课程计划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成立于2016年6月,位于闵行区马桥镇富卓路340号,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归属闵行区教育局和闵行区马桥镇政府共同管理。学校与上海启英幼儿园、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毗邻,现有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学校环境高雅舒适,各项教育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多功能厅、探究实验中心、高尔夫球馆、绿茵田径运动场、室内体育场、图书资料馆等各类专用教室,所有教室均配备冷暖空调。

学校规划教学班24个,现有六年级6个教学班,七年级2个教学班,学生共204人。在编教职员工29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3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师资队伍基础较好,教师大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工作责任心强。                                                                       

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作为闵行区马桥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是大型居住社区万科集团下的配套学校。生源构成主要包括各区市民、本地动迁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和上海市引进外地来沪白领的子女。学校所在区域有着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随着马桥镇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学校周边社区化建设逐步加强,社校合作空间大,社区对学校教育发展也持有厚望。

(1)优势与机遇

1、学校的品牌优势。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作为万科集团的配套学校,同时作为一所“外引”复旦附中优秀教育资源的学校,可以依托学校自身的品牌优势,吸引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教育资源。

2、新成立的公建配套学校,规章制度、文化建设、价值导向、学生价值观等均处于起步阶段,有利于在充分分析环境、队伍、设施和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凝聚共同愿景,站在更高的起点为学校谋划长远的发展蓝图。

3、教学管理理念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学校依托闵行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基础,以“允公允能 学做新人”为办学宗旨,努力抓好基础型课程建设,同时以创新为载体,创建符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拓展、探究型课程。

4、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重视。闵行区是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而马桥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镇级学校,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重视。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教育局对学校硬件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学校各项设施、设备不断齐全,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5、学校周边社会资源丰富。学校周边还有上海启英幼儿园、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两所学校,在资源上能够互通有无。而学校周边还有新建而成的大型社区,社区居委也能为学校提供资源服务。

6、年轻化教师队伍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更快的接受能力。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是要改革创新,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教师平均年龄在30 岁左右,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及充沛的精力,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具有创新意识,可以为学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7、人口导入区的区位和生源优势。学校位于的马桥镇是人口导入区域,被称为马桥大居。学校与航天研究所、紫竹科学园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毗邻,生源主要来源于万科城及万科公园大道的居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良好,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父母不仅愿意也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也注重孩子业余兴趣的培养,为学校优先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8、学校目前的班级少,各班平均人数少,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资金充裕,器材先进。在教学管理上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2)问题与挑战

1、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市区中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地进入学校,加大了学校的办学压力。

2、学校各部门建设还不够完善、健全,条线工作发展的均衡性有待加强。学校条线工作发展不均衡,在人力和设备的投入方面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如教科研中心还在设想阶段。学校的课程管理部、后勤工作等部门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3、家长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一,对教育重视程度不一样,对孩子学校的关心支持、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度也就不同,要形成办学合力还需要学校加大促进和引导力度。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和意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形成家校合力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4、作为新开办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实质性措施,尤其是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薄弱。如何尽快培养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如何协调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发展,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5、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欠缺,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有待于完善,专业技能有待于提高,常规工作有待于积累完善。学校加强备课组建设,规范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将是学校发展中贯穿始终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来自不同学校,教师原有的多元文化理念如何为本校所用,教师如何形成校园文化认同还有待于谋划和整合。

6、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总体不强,科研意识有待提升。欠缺对科研方法、科研规范等的有效掌握,往往表现为力不从心。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缺乏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材、对考试、对学生的研究和把握不够。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情,我们将对国家、市、区和校本资源的进行适当地整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实践、体验和感悟,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发展方向在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参与学习和探究。

学校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所处地域环境的实际,开发和开设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供学生自主地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他们发展的一席之地,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真正得以主动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

1、培养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遵纪守法,思想要求上进,勇于担当;学习认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会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文化、体育特长和修养。

教师培养目标: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能力过硬,一专多能的学习型教师。

2、课程目标

逐步建立 “目标清晰,结构多元;尊重差异,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一套对教师、对学生、对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开发有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学校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发展的课程。

 

第三部分    课程结构

  • 课程框架  

 

 

 

 

 

 

 

 

 

 

 

 

 

 

 

 

(二)课程计划表及说明

1、基础型课程周课时

                年级

          

课程 科目

 

 

 

 

数    学

4

4

外    语

4

4

思想品德

1

1

科    学

2

3

物    理

 

 

化    学

 

 

生命科学

 

 

地    理

2

2

历    史

 

2

社    会

 

 

音    乐

1

1

美    术

1

1

艺    术

 

 

体育与健身

3

3

劳动技术

2

1

信息技术

2

 

周课时数

26

26

 

2、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周课时及说明

                  年级

 

课程 科目

 

 

 

 

 

 

语文写字指导

1

1

数学思维训练

1

1

英语听说训练

1

1

体育活动

1

1

专题教育(班队)

1

1

社会实践活动

自主

学科类

兴趣类

1

1

周课时数

6

6

探究型课程

2

2

 晨会或午会:每天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约40分钟

周课时总量

34

34

 

说明

1)体育活动的1课时,一个年级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开展年级的阳光体育活动,另一次活动时间安排在课后,中午有2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

2)限定性拓展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自主性拓展课,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设置,由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要求,在三大类,十五个项目进行自主申报。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的形式,跨年级开设,以走班形式在每周一第八节课进行。

3)每个班级的2节自修课,由年级组统筹安排学科的分层辅导。

3、2017学年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自主拓展课科目一览表

2017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课程名录及上课地点安排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编号

执教老师

适应学生

上课地点

备注

(A)

数学思维

A1

李彦泠、许秀娴、张馨心

六年级

数学思维教室

 

数学思维

A2

曹翊芸

七年级

数学思维

 

航模

A3

廖志琴

六、七年级

劳技室

 

英语绘本趣读

A4

谢  娟、何  娟

六、七年级

六(2)

 

(B)

马桥豆腐干

B1

吕园园、谈珺嫣

六、七年级

豆腐干实验室

 

趣味国学

B2

范玉婷

六、七年级

六(1)

 

玩转地球

B3

胡开盼

六、七年级

六(6)

 

说话的艺术

B4

邱 岚

六、七年级

六(4)

 

菜肴的文化味

B5

童玉婷

六、七年级

六(3)

 

 

 

 

(C)

高尔夫

C1

外  聘

六、七年级

室内体育场

社团

篮  球

C2

徐  星

七年级

室外体育场

 

舞  蹈

C3

外  聘

六、七年级

室内舞蹈房

社团

田  径

C4

林佳绮

六、七年级

室外体育场

 

合  唱

C5

吴言希

六、七年级

音乐教室

社团

电影史与电影美学

C6

胡  艳

六、七年级

六(5)

 

向大师学习—艺术系列

C7

张  晴

六、七年级

美术教室

 

 

 

4、2017学年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拓展型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安排

 

专   题

教  育  内  容

对   象

时 间 安 排

民族精神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全校学生

第一学期9-10月

安全教育

安全自救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全校学生

周一午会课

时政教育

每周红领巾广播

全校学生

周二午会课

禁毒教育

禁毒常识

初一学生

周二午会课

环保教育

地球日教育

全校学生

第三午会课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广博

全校学生

周五午会课

预防艾滋病教育

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

全校学生

周五午会课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全校学生

周五午会课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教育

全校学生

班会课

法制教育

法制讲座

全校学生

班会课

行为规范教育

一日行规检查

全校学生

每个教学日

 

5、2017学年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分年级主题教育活动安排

年级

主题教育

教育主题

教育重点

活动时间

习惯教育

迈好中学第一步

好习惯大家谈

每周班会课

责任教育

走好我的少年之路

培养责任意识

每周班会课

 

 

6、 2017学年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午会课内容安排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内容

安全教育

专题教育

环境教育

团队活动

健康教育

说明

专题教育活动根据市、区教委的统一规定由学校政教处、团队具体设计安排,在升旗仪式、午会课、校会课上进行。主题教育依据政教处的《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分年级主题教育纲要》在团队活动时间实施。

7、2017学年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探究课内容指南

分     类

探究方向

人与自然

垃圾的分类处理

环境与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与汽车的关系

社区环境现状

水资源

文化教育

世界各地节庆日、礼仪文化渊源及意义

世界各地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文明

马桥文化探秘

网络与安全教育

网络的未来

手机使用现状

国防教育

国防/军事与综合国力

航天科技

健康与娱乐

美食与健康

高尔夫球文化

学科探究

数学与理财

英、美式英语之比较

说明

1、探究课指南仅供学生和指导教师参考,学生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2、探究课每班安排1个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一个班可就同一课题或主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探究,也可就不同主题或课题进行探究,一般在一个学期完成一个课题或主题。

3、学生在第一学期使用“初中探究型课程学习包”,第二学期可选择使用其他教材。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一、课程管理机构

学校建立了课程管理领导小组,规范和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度。

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王治华

成员:谢  淙(教导主任)  梁  洁(政教主任)  谈珺嫣(大队辅导员)邵  枫(总务主任)  董姝欣(人事干部)  各年级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

主要职责:

1、加强对学校课程的领导,合理规划好学校的学年的课程体系。

2、制订学年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并形成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课程管理和评价办法

3、指导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探究型、拓展型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指导编制和审定校本教材。

4、围绕课程开发的理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检查和指导教师课程教案、过程资料、目标成效、活动设计、课程评价鉴定。

5、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6、协调好程的课时安排、学生安排、场地安排、学分设置。

二、课程实施策略

(一)国家课程的实施策略为:夯实基础,适应差异,分层教学,开发潜能;开展专题性的教研活动,对二期课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讨。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得研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和《课程执行力项目研究》,以项目为依托,解决提高教学效率的“瓶颈”问题和疑难问题,以研究促进有效教学、以高效教学减轻学生负担。

(三)基础型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基础型课程以教师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确保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教学过程中要辅之以学生探究、自学和讨论等提供学生学习经历的教学手段。

(四)探索课程化的德育教育。实施课程化的德育教育,通过限定性拓展型课程进行德育专题教育和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公民素养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文化、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人文及艺术审美等系列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通过项目引领,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社团等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自我教育格局。

(六)探索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形成基本的教学框架。根据学校的实情,语文、数学、英语为限定的学习内容,由备课组负责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施;自主拓展课学校将努力整合各学科资源的优势,探索全校同步、垮年级、垮学科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发展进行选择学习,逐步形成“数学思维”、“马桥豆腐干”、“高尔夫球”等学校的特色课程。

(七)拓展体育、艺术教育的内涵。除按照国家课程规定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外,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在自主拓展课程中开设多项选修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真正在学校“动”起来。

(八)探索探究课的校本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课题或主题的形式进行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使探究课成为学生个人爱好发展的天地,成为学生形成特长的阵地,以探究型课程学生为基础形成学校的特色社团。

三、课程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2017学年上海市课程计划,确保各年级课程按要求开齐,无论是基础课还是拓展课、探究课,不论是主要学科还是考查学科,都同样重视,一样加强过程的管理,力争抓实课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1、规范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申请和选择

⑴第二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列出下个学期探究课和拓展课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方向,指导教师进行课程项目申报。

⑵学生探究型课程项目申请步骤

开学二周内完成项目自主性拓展课和探究课内容的挑选,一旦选择好了,不随意更改。

开学三周内学生完成探究课的课题初步设计方案,做好后续的探究计划。

(3)原则上第二学期延续第一学期的选课,对于一学期就结束的短期课程,再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让这些学生重新选课。

2、强化过程管理,抓实“五大环节”

  • 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开展教学常规的月检查考核制,严把“五大环节”的第一关:通过备课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指出,并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及时调整和校正教学中的问题。
  • 加强听课检查。通过随堂听课、亮相课、汇报课、展示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常态化的听课评课,听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通过听课交流来引导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 加强教学研究。基础型课程、限定性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研讨;专题、主题教育的教学研讨由政教处负责组织班主任、专任教师进行教学研讨;自主拓展课和探究课由教导处负责管理,定期召开教学研讨活动。  
  • 加强命题研究。依靠双向细目表,逐步规范教师的命题,提升命题质量。
  • 加强质量监控和分析。明确质量监控制度,从考试次数、考务的组织,从命题到监考,从阅卷到质量分析都提出要求,力求考试的实效,力求数据真实,使师生从平时的测试中查找知识上的缺漏和教法上的薄弱环节,制订改进措施,提高质量。

四、课程的管理职责

学校积极主动的指导二期课改开展,在各学科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有统筹安排的系列课程。课程的总体实施由校教导处负责,年级组长负责各年级整体课程的实施、推进和组织管理工作,学科备课组长负责基础课、限定性拓展课资源的开发和建构;探究课程资源的开发、组织、实施由学校探究课教研组负责,政教处和少先队、心理教育辅导室对德育教育课程实施开发和实施。

 

第五部分   课程评价

通过课程表、各课程内容材料、教育教学主题活动过程材料、课程开展评价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重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结果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同时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和检测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017学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期待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和教师的课程表现。

一、学生评价:

(1)采用自评、互评和组评的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2)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德育课程进行过程性地评价。

(3)对学生的基础型课程采取日常表现与学业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体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既注重显性的结果性评价,也重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发展性目标的考量。

(4)对于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采取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通过作品展现、成果展示、课题呈现、小论文等多种形式,来衡量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和发展,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特质。

、教师评价

(1)通过学生、家长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全面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表现。

(2)整合三类课程教师的实施情况,综合对教师进行客观地评价。

 

结  语

作为一所新开办的学校,我们的各项工作还都处在在学习、摸索和起步阶段;而作为所有工作中最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无疑又是重中之重,更需要我们全校师生共同去开拓地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逐步去建立和完善与我校的校情、学情及学校发展愿景完全匹配的课程体系。我们可能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但我们有脚踏实地干劲和热情似火的激情,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