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课程
  • 暂无推荐课程
0
分享
收藏
当前标签

课程简介:

一、重点突破的知识点

1.了解泰山自然人文;

2.在朗读中赏析,以“望”字为线索,从各个角度观赏泰山;

3.借由想象,感悟作者在望岳过程中的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二、知识结构

1.微课导入,走近文化泰山

2.知人论世,介绍写作背景

3.诗歌品读,读—品—望—悟

4.联想入境,感受诗人情怀

 

三、主要内容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9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曾”同“层”)

   

    以“岳”切入、“望”为线索,帮助学生对于泰山的自然、文化有所了解;知人论世,介绍作者与本诗的创作背景,从而为品读诗歌做铺垫。在朗读中品读诗人由远望到近观,由凝视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远近高低,虚实相生。借由想象,感悟作者在望岳过程中的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四、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微课,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导学,初步感知泰山的美景和文化,掌握《望岳》的相关文学常识、诗歌内容,以及诗人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五、应用建议

    基础型课程(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课前导学、个别化学习、拓展型课程的导学等。

 

六、思考题: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用语奇特,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B.描写诗人登上泰山绝顶后所看到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赞颂之情。

C.描写齐鲁大地群山高耸、山色青郁、飞鸟往还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D.诗歌抒写了泰山高峻雄伟、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魄。

【参考答案:B,“会当凌绝顶”表明诗人并未登临】

 

2.随着诗人杜甫的笔端我们云端游历了泰山,相信泰山的美景已印入你的脑海。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千年,化身为杜甫并在多年后登临泰山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开放题,请结合泰山的美景、诗人的生平经历合理想象,注意语言表达】

评论(0)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